冬季山區學校營養餐盒難保溫,餐盒業建議,若遇天冷會與學校協調,冬季讓餐點晚點下車。圖為純素餐盒。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冬季營養午餐難保溫,北市議員建議,山區學校師生少,教育局可補助學校搭設廚房自行備餐或單派餐車,新鮮度和溫度較好維持,教育局回應,人力招募、食材採買及運送會有困難,考量後由鄰近學校中央廚房供餐。餐盒業者說,若遇天冷,會與學校協調,冬季讓餐點晚點下車,減少放穿堂的空閒時間。
根據教育局規定,營養午餐餐點起鍋前需使用中心溫度計,檢測熟食中心溫度須至少75度,放置保溫功能餐桶並以保溫車運送,車程原則不超過30分鐘,從食物烹煮完成至學生食用不得超過4小時。
中華民國餐盒協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現今廠商保溫基本上都可以做好,使用雙層保溫車運送也會規畫最快、最順利送餐路線,確保餐點溫度與新鮮度,若遇到寒流來,只要多降1度吃起來都有差,避免學生吃不到熱食,會和學校協調,餐點晚點下車,減少放在穿堂空閒時間。
陽明山國小校長梁志恒說,食安及餐點保溫學校很重視,因小朋友約11點50至12點才開始用餐,廠商大約11點後才開進校園,確保食物別冷掉,現在廠商保溫設備及時間掌控都很好。
議員陳重文建議,餐點保溫是長期以來的問題,有時冷氣團來襲,山區學校通常師生數比較少、送餐時間也較長,教育局應補助學校搭設廚房、自行備餐或派轉達餐車,菜餚溫度比較能夠控制,學生吃到的餐食也較新鮮。
教育局說,山區有少數學校自辦廚房,但供餐數較少且位處山區,人力招募、食材採買及運送都受限制,多數學校還是由鄰近學校中央廚房供餐,使用保溫餐桶及餐車運送,並透過溫控設備管理溫度,正常情況下餐點到校溫度還是可以維持50至60度,確保學生食用溫熱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