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百年揚塵改善有成 整治6年增近千頃綠地

吳亭頤 |2023.12.12
687觀看次
字級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蔡孟裕表示,濁水溪揚塵的問題存在已久,過去6年投入20億改善,已有顯著成果。圖/環境部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濁水溪的揚塵問題已存在百年,環境部今天表示,過去6年來揚塵改善有成,相關單位陸續投入新台幣20億元,使裸露地面積減少77%,讓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下降到今年的4次,且增加近1千公頃綠地,近期也發現黑面琵鷺、東方白鸛等候鳥蹤影,未來將設置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環境部在今日舉辦「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成果記者」;環境部提到,107年起行政院督導相關部會推動2期各3年的「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6年來相關單位陸續投入新台幣20億元在各項改善工作上,裸露地面積減少77%,揚塵事件日也減少93%,成效顯著。

環境部指出,除了揚塵事件日下降外,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PM10)年平均濃度亦由106年平均64Mg/m3改善至今年的39 Mg/m3,降低將近4成;增加近1千公頃,相當於3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也吸引黑面琵鷺、東方白鸛等200多種鳥類到訪。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蔡孟裕表示,濁水溪揚塵的問題存在已久,重要因素在於團隊已經瞭解揚塵的發生跟「風力」、「裸露地」以及「水分」等三大要素有關;其中風力跟下雨因素難以左右,但可以透過減少裸露地跟適時的增含水量來改善,同時整合各部會,全流域來檢視、解決問題,並滾動檢討調整。

環境部在改善工作中提供預警措施,蔡孟裕指出,定期提供衛星遙測等資料讓水利署檢討調整施作範圍,運用氣象預報提前3天預警,以利應變,包含裸露地灑水、加強臨時性覆蓋等;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則持續進行河道沙及擴大長效型的水覆蓋及綠覆蓋(植生),逐步減少下游沙洲、沙丘或灘地之裸露地面積。

另外,農業部水土保持單位從上游崩塌地治理著手,減少沙土流到下游淤積;另外農業部林業單位與第四河川分署也合作進行灘地造林,以數層樹林的阻擋作用,降低強風時從灘地產生的揚塵對居民住宅區的影響;最後則是教育部國教署在濁水溪沿岸的校園教室中設置了新風系統,確保教室內的空氣品質良好。

環境部強調,現在第二期方案將屆期,12月1日已提報行政院審議第3期行動方案(113至115年),未來將設置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並控制河川揚塵事件每年2至6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