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讀賣新聞」昨天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去年針對北韓的核武相關設施實施調查時發現,被用來當鈾濃縮設備的日本製真空幫浦,疑是日商將它出口到台灣再轉運北韓。日方已派人到台灣調查。
報導指出,IAEA去年在調查北韓核武相關設施時,發現有日本製的真空幫浦被轉用做為濃縮鈾的設備。這是該總署在調查北韓的核武設施時,首度發現有日本製的零件被轉用,該日製幫浦原本是出口到台灣。
日本政府在接獲IAEA的通報之後,神奈川縣警方本月上旬以違反外貿法(無出口許可)的罪嫌,針對幫浦製造商「東京真空公司」及出口代理商「中野公司」的總公司等五處展開搜查。日本警方也派員到台灣調查,以釐清幫浦被轉運到北韓的來龍去脈。
遭到搜查的日本中野公司指出,二○○三年,曾出口十台真空幫浦到台北的貿易公司,交易的總金額約五十萬日圓(約台幣十四萬元)。
中野公司及東京真空公司在接受警方調查時都表示,不知幫浦被轉做核武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