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工作者、影視迷 當心螢幕臉上身

 |2023.12.06
24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每天上班都得長時間盯著螢幕看?小心會得了「螢幕臉」。據澎湃新聞報導,長時間使用電腦,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生出一張表情淡漠的「螢幕臉」,這多見於25∼40歲長期從事電腦操作的工作者。而得了「螢幕臉」不只可能影響日常人際交往,也容易產生人格障礙與性格異常。

澎湃新聞指出,「螢幕臉」有幾項特徵:1.無精打采,與人交際表情淡漠;2.面色晦暗、皮膚乾燥,甚至出現斑點、痤瘡,或過早出現法令紋、抬頭紋;3.情緒低落,做事情提不起精神;4.面部肌肉僵硬,導致表情呆板、眼神迷離;5.嚴重者會出現人格障礙和性格異常。

報導稱,職業性「螢幕臉」的主要患病人群有IT工作者、長期操作電腦的文職工作者、作家、網路商業工作者等;成癮性「螢幕臉」的主要患病人群,則有網路遊戲痴迷者、影視迷等。

「螢幕臉」的根本原因在於使用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太久,要預防「螢幕臉」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遠離或減少電腦螢幕的使用時間。

若必須持續使用時,應確保每小時休息10分鐘。在休息期間,可做臉部按摩、眼保健操,以消除臉部和眼睛疲乏。

此外,可挑選適合的電腦桌椅,用電腦時保持電腦螢幕與身體距離超過70公分,以及經常換電腦桌面背景,選擇各種自然風光等靈動的畫面,或在辦公桌上養魚或小型植物增加活躍感。

平時還可多照鏡子,及時發現自己面部表情的改變。若出現表情呆板、冷漠傾向,應經常提醒自己注意調整表情,並可做做表情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