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罹慢病風險高 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2023.12.05 語音朗讀 4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疾病密切相關,罹患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疾病密切相關,罹患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共9萬7千多位民眾參加,8成民眾腰圍過粗或肥胖,但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超過5成民眾都有所改善,遠離後續慢性疾病風險。國健署表示,不運動、不健康飲食和吸菸都是危險因子,腰粗、肥胖的民眾更要注意自身的代謝情形。國健署與健保署111年7月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統計至今年10月底,共有2100家診所、3500位醫師參與計畫,並邀請9萬7千多名民眾參與健康管理。有別於過往由醫師單方面建議或用藥,代謝症候群管理重點是強化病人改善不健康生活型態,共同研議可行做法及訂定目標,提高民眾參與及改善疾病的成功率。「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重點是強化病人改善不健康生活型態。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代謝症候群是「三高加二害」,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加上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5項中只要符合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民眾過往就醫偏重「用藥」,但養成良好健康生活習慣才是健康關鍵,因此透過強化防治慢性病危險因子衛教指導,超過5成個案改善腰圍過粗或肥胖現象;有吸菸者管理後約3成自述已無吸菸。參加計畫的民眾回饋更顯示,超過7成表示參加管理後更健康,且有近9成認為,醫師與專業人員衛教的內容對健康管理很有幫助。國健署表示,不運動、不健康飲食和吸菸都是危險因子,腰粗、肥胖的民眾更要注意自身的代謝情形。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亞洲緊急救護賽 亞東醫院奪冠 下一篇文章 大陸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 羅一鈞:機場採檢尚未驗出黴漿菌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8【詩】追光者2025.09.0809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10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隔夜菜切勿反覆加熱 細菌滋生恐危害健康補充維生素C強健頭皮 多吃芭樂調整皮脂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