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歌仔音樂劇 唐美雲、孫翠鳳首次「王見王」同台飆戲

曹麗蕙 |2023.12.05
582觀看次
字級
《1624》集結國內重量級歌仔戲演員同台演出,全劇21位主演、13個表演團體、台前幕後近500位工作團隊,而兩大歌仔戲天王孫翠鳳(前排右5)、唐美雲(前排左5)更將首次同台飆戲。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策畫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1624》,將於明(2024)年2月24、25日在台南建城400年盛大搬演,這次不僅創下孫翠鳳、唐美雲兩大歌仔戲天王首度同台飆戲;並由總導演李小平、編劇施如芳,攜手小咪、許秀年、王海玲、陳昭香、郭春美等共21位明星主演、13個表演團體、台前幕後近500位超強團隊,演繹400年前台灣與世界相遇的故事,以史詩巨作回顧台灣歷史身世。

「《1624》以世紀之名、台灣之名,讓國家級的團隊空前絕後的齊聚一堂,讓台灣歌仔戲能夠做最國際級的演出」今(5日)天文化部長史哲率領全體演職人員祈香、鳴炮、揭劇本卷軸,祈求開排大吉、演出順利。

史哲說,「《1624》是台灣人演出自己的故事,有笑、有哭也有感動。」他表示,「從表演藝術觀點,這次是一個大型的操兵磨練;從文化觀點,這是一堂我們國家的歷史課」,期待透過1624年這個時間點,能把過去課本上生硬的名詞,透過戲劇,成為我們看得津津有味的故事。

李小平則分享,「在這個歷史接點說這個故事,熬遍了所有的藝術家,勢必是要重塑一個台灣過去可能不夠驕傲的史觀。」李小平表示,最大的挑戰是要讓這些明星主演在有限篇幅中,讓觀眾看到他們強而有力的塑造,「我們是以戲說史,既要讓他們展現表演魅力,也要把歷史說清楚。」

「這齣戲最特殊的地方,是邀請台灣最精英的演員齊聚一堂」,總顧問林茂賢說,《1624》除了歌仔戲以外,還動員了京劇、豫劇、國樂、特技團等,把所有台灣最好的團隊集合,「用台灣的歌仔戲演台灣的故事」。

編劇施如芳表示,1624年是荷蘭人開始在安平建熱蘭遮城,同時也是鄭成功出生那一年,台灣就是在那個時代被看見,整個戲是用一個海洋史觀,並以西拉雅人為主角搬上舞台。她笑說,最令觀眾期待的是,兩大歌仔戲天王小生唐美雲與孫翠鳳,將分別飾演荷蘭長官諾一知,與台灣海賊王鄭芝龍,兩人詮釋的角色在歷史中本來就有衝突較勁,「我們也將它劇情化,設計兩人在舞台上『王見王』較量。」

《1624》歌仔音樂劇今(5)日舉行開排祈福儀式,文化部長史哲(前排中)與主創團隊、演員群共同祈求開排大吉、演出順利。圖/文化部提供

唐美雲說,今天讀本時所有的演員都感到,對於《1624》的故事,大家都像要從頭學起,「一定要對得起這齣戲」。邀請所有的觀眾朋友一定要在明年元宵燈會來看這齣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大型旗艦製作。

3年前演出鄭芝龍傳奇的孫翠鳳,在《1624》再度扮演鄭芝龍的角色,孫翠鳳說,身為表演藝術者總是希望能在最好的舞台上演出,《1624》就是難得齊聚最優秀的團隊,以及燈光、音效等一級硬體設備的一齣戲。期待藉由這齣戲讓大家從此記住台灣在航海年代的努力及辛苦,並且繼續承接前人傳承下的精神。

傳藝中心指出,17世紀的台灣,海上貿易興盛,商戰層出不窮,各方勢力無不在命運的浪潮中翻湧求生,《1624》演繹400年前台灣扮演的重要戰略角色,並以西拉雅人、漢人、荷蘭人、日本人共構多聲部的歷史視角,再現風雲際會的大航海時代。2月24、25日不只在台南實地演出,也將透過公視台語台進行轉播、線上社群平台同步直播,邀請民眾一同跨越時空限制,重返歷史現場,參與這段高潮迭起的冒險旅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