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高愛倫
老幹徒長無生趣
求新求變求新枝
歪打正著是機會
可能玩出一朵花
因為年輕,你習慣譏老?歧老?千萬不要這樣,因為你會弄壞自己的磁場,以為自己得天獨厚永保安康,其實,日升日落,誰都會面臨需要他人單純扶一把的時候;善待長者,積聚福份,訓練一個好心態,就是為吸引力法則打樁。這些,都是在年輕時就要培養的認知。
在衰老之前的初老、中老,要隨時叮嚀自己,除非確有病痛,否則就要老而不休,老而不廢,老而不殘。
曾經,我若外出,相當依賴年輕人,今年十一月我改變行為模式,做了壯舉。帶著八十一歲與七十六歲的梁紹珂、梁紹典姐妹,從台北一路開車,玩到花蓮玉里鄉、舞鶴鄉、吉安鄉、宜蘭員山鄉,四天三夜,停停走走。
夜宿房子都是精緻又精巧,只是宅女主人獨居且「恕不外借」,對我算是破了例,任由我帶著兩位老姐姐投宿。全程有人選睡地舖,有人選睡沙發,實在是太有趣的老人團;而且,我們不自覺的就陪著梁紹典全程吃素,居然覺得精氣神特別飽滿。
紹珂是天主教徒,紹典是佛教徒,我是基督徒,我們在車程裡,什麼都可以聊,結論是心情好自然身體好。
紹典年少時極其前衛,二十餘歲嫁給大她二十四歲的先生,意亂情迷的理由是「他真的是美男子」,讓我哈哈大笑。年齡差距不是問題,他們朝夕相伴,幸福四十五年才分離,回憶這段婚姻,她覺得非常圓滿。
我們要走過很多路,經過很多事,才知道原來老可以這麼好,但是,有的人被老嚇到了,不相信自己會老,更不相信老了還有機會過得好。
很久很久以前,社會對五十歲的人,就稱以老翁、老嫗,現在的現象翻轉,生命並不是用年紀來決定存在與否,一個人活過老翁、老嫗的兩個年代,跟少年要謹慎避免意外,都一樣是常態了。
試著評估,如果每一個人剩下的時間,都不一定比活過的時間更長更多,那還能浪費今天明天和後天嗎?
生活可以用來尋找快樂,可以用來完成夢想,還可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如果喜歡工作,當然也可以永不退休。總之,一切都按著自己意念走向日月年,唯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幹啥怨啥,就是不要唉聲嘆氣,就是不要牢騷滿腹。
和兩個老姐姐同行四天旅行,加起來二百二十八歲的我們,都相互認同:我們不應該倚賴好日子才會帶來好心情,而是要擅長經營~用好的心情,繪出好日子裡不缺席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