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發作勿亂吃藥 預防方法看這裡

 |2023.11.23
509觀看次
字級
神經內科醫師解析,民眾若偏頭痛頻繁發作,當下應記錄2件事,並盡快就醫治療,不應自行亂吃止痛藥,避免治頭痛不成反惡化。圖/Pexels

【本報台北訊】偏頭痛發作時,除了吃止痛藥還能怎麼做?神經內科醫師解析,民眾若偏頭痛頻繁發作,當下應記錄2件事,並盡快就醫治療,不應自行亂吃止痛藥,避免治頭痛不成反惡化,可能併發焦慮、憂鬱等精神共病風險。

偏頭痛是什麼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偏頭痛是1種疾病而非症狀名稱,在頭部的單側、中間、後腦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痛點常不斷變換位置。

他指出,偏頭痛的定義包括:

1.至少有5次發作情況,符合以下第2至4點。

2.頭痛發作持續4至72小時,且未經治療或治療無效。

3.頭痛特徵至少符合下列2項: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重度;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等,會使頭痛加劇。

4.頭痛發作時,至少下列1項:噁心嘔吐;畏光怕吵。

另外,「慢性偏頭痛」的定義為偏頭痛持續3個月以上,且15天中有8天被診斷為偏痛時,就有可能是罹患慢性偏頭痛。

偏頭痛是1種疾病而非症狀名稱,在頭部的單側、中間、後腦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痛點常不斷變換位置。圖/freepik

偏頭痛成因

陳韋達說明,偏頭痛的成因複雜,包含腦部神經、血管、化學物質的相互作用。

當接觸到某些外部物質刺激,或中樞神經系統的週期性變化時,會產生一種大腦興奮性異常反應,使腦部血管收縮,造成神經性症狀;血管擴張時,也會因為頭部血管對疼痛敏感,造成搏動性的疼痛。

目前已知偏頭痛可能受到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包括情緒壓力、月經或服用避孕藥等荷爾蒙因素、失眠、強光、噪音、氣味,以及食物如乳酪、味精、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偏頭痛的誘發因子。

偏頭痛好發族群

陳韋達指出,偏頭痛可能與性別有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偏頭痛,男女比約為3比1,可能與女性荷爾蒙的濃度起伏有關。

例如月經來潮時特別容易偏頭痛,由於雌激素驟降,促使特定化學物質被釋放,誘發偏頭痛;腹痛、失眠、情緒起伏等月經不適症狀,也會間接造成偏頭痛。

他說明,偏頭痛也可能和年紀有關,目前雖尚不清楚原因,但通常好發於20至60歲,年紀小於20歲和逾60歲的族群,發生偏頭痛的機率則相對少見。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偏頭痛,男女比約為3比1,可能與女性荷爾蒙的濃度起伏有關。圖/freepik

偏頭痛發作怎麼辦

台灣頭痛學會祕書長、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嚴鋒表示,患者一旦偏頭痛發作,建議當下可做2件事,包括觀察並記錄頭痛時間、症狀、持續時間,以及記錄是否有特定用藥習慣、運動狀況與誘發因子等。

上述內容可協助醫師臨床診斷及用藥,也能讓患者更了解自己的偏頭痛特性,搭配適合的藥物治療,並找到與偏頭痛和平共處的方法,例如盡量避免吃到引起偏頭痛的食物,或避免超過時間入睡等。

偏頭痛的治療方法

王嚴鋒說明,根據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治療可分為急性用藥和預防用藥。急性用藥於偏頭痛急性發作時使用,及早服用效果較佳,但應避免過度使用;預防用藥適用於發作頻率較多,或失能程度較高病患,規律服用可減少日常發作頻率。

關於偏頭痛用藥的適用對象,若是頭痛症狀較輕微者,可使用一般常見的止痛藥物治療;頭痛症狀較嚴重者,應使用專門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藥物;偏頭痛頻繁發作者,應在醫師評估下進行預防用藥治療。

根據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治療可分為急性用藥和預防用藥。圖/freepik

偏頭痛能如何預防

王嚴鋒建議,患者若想加強對偏頭痛的病識感,遠離偏頭痛生活,可牢記「123口訣」:

1: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

2:每周止痛藥吃超過2次,頭痛可能惡化。

3:預防偏頭痛有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

台灣頭痛學會提醒,超過半數民眾不知道偏頭痛可以預防性治療,常在偏頭痛發生當下服用消炎止痛藥緩解不適,卻發現愈吃、藥效愈差,吞下過量止痛藥,導致偏頭痛症狀惡化,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有助於遠離偏頭痛生活。圖/freepik

偏頭痛常見的共病風險

陳韋達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造成生活品質大幅降低,頻繁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甚至有更高的憂鬱症、精神疾病風險。

他指出,偏頭痛的常見共病症包括纖維肌痛症、眩暈症、大腸激躁症、敏感性膀胱、失眠、不寧腿症候群,以及精神疾病,且罹患憂鬱症風險較正常人高出4倍、躁鬱症風險高3.9倍、焦慮症風險高5倍。

若民眾有相關困擾,應諮詢神經內科醫師,開立適合藥物,降低偏頭痛的發生頻率,重新找回生活品質。

若民眾有相關困擾,應諮詢神經內科醫師,重新找回生活品質。圖/freepik

資料來源:偏頭痛怎麼辦?哪類人好發、如何治療?醫揭「發作當下」快記2件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