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學書法近三十年的宜蘭市書法家陳政祺,將繪畫與書藝相結合,用書法表現出畫畫的構圖和層次感,呈現書法創新的一面。日前參與高雄「二○○五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展出,作品還獲得主辦單位青睞,作為海報及邀請函的封面。
三十八歲的陳政祺,師承盧萬、李坤松、蘇溫禧、陳光林、劉和明、杜忠誥等人,一路走來從未間斷,連當兵時也把筆墨紙硯帶進部隊,每天臨帖。為了延續書法之路,退伍後他除了教授書法,也在民權路開設筆風堂藝廊,經營裱框生意。
最近,他經退休的美術教師林哲文指點,在書藝中融入繪畫技巧,無論是構圖和下筆方式,突破傳統書法觀念。日前參加第五十三屆中部美展徵件比賽,獲得書法部第二名。
此外,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甫於日前落幕的「二○○五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全省共有二百件書藝作品入選參展,傳統與實驗的作品各半。陳政祺的作品「光風霽月」,在傳統書藝上展現新意,也被選取印製成邀請函的封面及展場海報。陳政祺說,「光風霽月」的構圖趨近於正方型,是傳統書法較少見的構圖方式,四個字相連,以墨色濃淡表現出層次和空間感。
曾獲得宜蘭美展書法第一名、全國美展入選的陳政祺,從國小即開始學書法,對於書法之路相當執著,但也感嘆年輕一代學習書法的人,愈來愈少。他說,現在國小少有書法課,即使有,上課時數也不多,直接影響到下一代學習書法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