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玉井天主堂一到晚上九時,近二十名國中小學生輔導課後準備回家,神父李若望(右二)有如「孩子王」。林建農攝
【本報玉井訊】「坐好,不乖的要罰站」、「輪到洗碗、擦桌子的趕快去」,台南縣玉井天主堂神父李若望扯開喉嚨大喊,甚至板臉孔訓人,沒多久這群「沒大沒小」的孩子,有的坐他膝上,有的摸他肚子或呵癢。
這是玉井天主堂主日學酵母班晚餐後場景之一,有的孩子安靜練書法、玩樂器,等待家長來接,九點過後,堂區助理王威鳴駕廂型車,把家長沒空來接的孩子一一送回家。
小一過動兒大毛,媽媽曾重度憂鬱輕生,縣府社工轉介到天主堂,兩周後主動要求自己上學,還幫忙洗碗、整理衣物,媽媽不敢相信,七歲的大毛說:「媽媽,妳不能一直帶我,應讓我自己練習。」
玉井國中二年級學生林玉芬和阿公、阿嬤同住,笑得甜美,卻有些叛逆,在家沉迷電玩,或溜出去打籃球,在天主堂做完功課,幫忙撿查國小學童功課。她成績名列前茅,矢志要考上台南女中,「小朋友天真可愛,阿公、阿嬤知道我在這裏很放心。」
李若望說,山區許多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孩子,家長無暇也無力輔導功課,三年前請南台科大畢業的「大姊姊」涂佩君伴讀,教友主席范棋教書法,另有專人指導樂團。
自幼送人扶養的李若望神父,曾年少輕狂很叛逆,長大才知道身世,和原生家庭相認,他以「過來人」帶領弱勢孩子,絕不逼迫讀書,培養良好習慣最重要。課業進步請吃牛排,三年來從兩人激增到二十七人,他打趣說:「我會被你們吃垮!」
欣見兒子轉變的大毛媽媽說,這個班靠家長自由奉獻或贊助,她多次失業無力付錢,只能幫忙煮晚餐,神父對她多方開導,最近找到新工作很高興,但不能去幫忙又感內疚,希望孩子都能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