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在民進黨重回在野後,宣布組織「影子政府」(不用「內閣」用「政府」,似可另討論),宣示要監督馬團隊施政。
就政黨政治的發展來看,筆者當時對此有期許,除了監督政府,並盼可提出優於執政黨的政見與觀點。
但面對國民黨上台後的油價解凍、豪雨災害、閣員外國居留權等議題,卻只見在野黨立委召開記者會,批評劉內閣政策等「標準制式」反應,了無新意,而聲稱組織「影子政府」的謝長廷,除了召開論壇時發表「痛苦指數九萬兆」、「選舉應重來」等口水外,絲毫沒有拿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觀點。
而且,對兩岸關係、司法改革等重要議題,在野立委和「影子政府」同樣也是依循「標準程序」開火,但在狂轟濫炸後卻看不出有什麼建設性的功效,讓人大為失望。
在新政府手忙腳亂處理油價物價漲聲響起,豪雨災後衍生的各種議題之際,是影子政府大施拳腳,告訴百姓不同於執政黨觀點,和有效的解決辦法的機會,但「影子政府」除了批評外,卻不見「指教」,這款「影子政府」嘸影某?
此外,上「影子政府」網站瀏覽,除了即時新聞、討論區形成公民論述與輿論的功能外,「五院」召集人、執行長的職稱下空空如也,「本院觀點」更是空白一片,空有「政府架構」,但卻無「負責人」。
國民黨能重新執政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在高舉的「拚經濟」旗幟下,有一批似可讓人民期待的人才(無論老臣或新人),勾勒出未來施政的架構,而獲得選民的認同。
因此,民進黨的「影子政府」,應提出影子官員名單,讓黨內精英適才適用,成為重新奮起的指標。
林慈聰(台北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