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因果種子

◎文/蕭瑤 圖/曹力(沁德居藝廊提供) |2008.06.12
779觀看次
字級

 有幾個人能在順境之時,運用智慧,想到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有一天也會提領而盡,因此而謹慎行事,不耗用過度,也不敢再造業?而能在逆境時反省自我,安然處之,歡喜受之?

那天,我隨手拿著搖控器,頻道轉換之際,一個白色長袍、黝黑皮膚的大鬍子男子,手執長杖,穿過樹林而來。赤腳的大掌,一步一印,踩著震旦的土地,中國的歷史。二張寬厚的腳掌與十隻腳指,結結實實踏出個樣子來,踏著無言無語的振耳禪意,踩破語言文字幾百年來鑄造的鐵板。

電視的四方框中,框不住達摩祖師的身影,那身形似乎要從螢幕裡走出來,穿透時空,來到此處,為我解說:

天上掉下一隻鳥,受傷的鳥兒跌落地面,箭射穿身軀,瘦小的兩隻腳蹬著踢著,似乎想把身上的疼痛剔除,無奈身上一雙翅膀,就是少了雙善巧的手,得以拔去短箭,生命的掙扎只是讓傷更深,痛更烈。突然,一隻厚重的手伸到鳥前,輕輕把鳥托起,用力一折,去除身上的箭,再把一些綠色的藥草,敷在傷處。他開口:「今世成為鳥,是前世造的業,中箭受傷,也是因果所致,我為你做三皈依,來世做人好修行!」說完,把鳥往空中拋去,鳥兒振振翅膀,向空中飛去。

達摩祖師好整以暇,坐在石頭上擦他的長杖,「你在找什麼?」一位獵人彎著身子,搜尋地面,來到眼前。

「我在找我射中的獵物?」

「你一次可以射幾隻獵物?」祖師問。

「三隻!有時會射到懷孕的獵物,那就不只三隻了。」

「我只可以射一隻。」祖師說。

獵人一臉狐疑,眼前這位印度長者,身穿白袍,似乎是個修行人,怎會射獵物?

「我射的那隻,可以讓天下眾生得到安寧。」

「那一隻?」

「就是你。」

「可是我不打獵,還是有人會打獵啊!!」

祖師笑一笑,站起身來,往前走去。一面念著:「山珍海味不足珍,一般苦痛怨來生,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看到此處,我的思緒已無法集中在後續的情節,問號在腦中亂成無序的篇章,如漩渦亂流般東竄西奔,找不到歸序的路線,恐怕要亂出頭痛來。

獵人是否還是會打獵?鳥兒是否還會被另一個獵人打到?那不是白救了嗎?或者這隻受過歸依的鳥比較有智慧,能躲得過獵人的利箭,下蛋孵蛋,長而老死,安享天年?那達摩祖師不是改變了這隻小鳥的命運嗎?又或者,獵人能夠頓悟,從此不再打獵,但他能做什麼呢?我不射還是有人會射啊?他提出的問題似乎也有點道理。我的思緒執著在事象的表面,推論無邊,找不到理緒,也許,從因果角度來看會不會有解答呢?

我抽出一條線頭,看到眾生的眼睛裡的世界,那眼中的深度被當下的福禍決定,享福時得意洋洋,遭禍時哀嘆連連,行善有功而造業得罰,似乎只有業障與功德的機制賞罰人類的行為,透過此種方式,教育人們在被「懲罰」的那時,認真反省自己的對與錯。當時種下錯誤的「因」若是等到開花結「果」之後,就只有受災殃。遭受懲罰時或者才想到要反省自覺,卻沒想到這些果實,也是過去種下的因,透過懲罰的過程以醒悟自己過錯時,都已經是執行賞罰的後面階段,只能逆來順受,甘心受罰。

有幾個人能在順境之時,運用智慧,想到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有一天也會提領而盡,因此而謹慎行事,不耗用過度,也不敢再造業?而能在逆境時反省自我,安然處之,歡喜受之?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是否能學學菩薩的智慧,先想「因」而不想「果」。在種因的當下,覺察這樣的「因」所可能導致的「果」,如能如此,許多的惡業會在起因的當下立即停止,更進一步,在行為之前,念頭之初,就能察覺念頭善惡,起心動念,嚴自警惕,留善念,去惡念,持有這樣的修行信念,久之,心中必然只有善念而無惡念,更久之,心中即可無念,無善無惡,而常保於寂靜慈悲包容的狀態。

我在影片中看到三個過去與未來的種子。一個是鳥,前世造因,今世成為鳥,這是果,而中箭受傷,也是因果所致,但是有緣遇到祖師,為其受三皈依,這是善緣善福,來日做人好修行,做人若是不好好修行,惡因惡行,或者又再成為畜牲也說不定,這又是因。這中間,有過去因,有現在因,有今生果,也有未來果。獵人呢?前世或許平凡無過,今世卻射傷獵物無數,想來未來世必然要受些果報,但是是否可以在祖師點化中轉變心念,好好反省,也許不造惡因,下世的業果就輕些。

而祖師呢?從一國的三太子,放棄王位,出家修行,傳禪宗法門而度人無數,今生為太子,已是前世福德,不敢享用,而更加以修行種未來之果,祖師之成為祖師,不只是今生今世,未來世亦可想見其福果。

於是,我看到人的一生,種因結果,都在自己,無論過去、現在與未來,命運是自己親手所寫,怨不得天、尤不得人。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