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任何戰爭都是殘酷的《來自雪國的遺書》

文/重南 |2023.11.18
430觀看次
字級

文/重南

從五、六十年前的《第三集中營》開始,各式各樣有關戰俘營的電影,已拍過很多了,但總歸一句話:「戰爭是殘忍的」。戰爭帶來士官兵的傷亡或被俘擄,關進集中營,被迫勞動做苦工,飽受不人道的待遇,能否活下去、能否平安歸國,幾乎都可能成為類似作家龍應台《大江大海》或齊邦媛教授所寫的《巨流河》故事中的一環。

不放棄生存的希望

日本在二戰中,是戰爭的發動者,他們在東南亞等地,也蓋了不少俘擄營,《桂河大橋》這部電影就是他們強迫盟軍俘擄蓋橋的故事。但敗戰後的日本,自己也嘗到苦頭了,滯留在中國東北(時為滿洲國)的六十萬軍民,被蘇聯強制送到嚴寒的西伯利亞集中營去勞改。

《來自雪國的遺書》便是依據真人故事小說改編的電影,描述日本在滿洲的軍事官員山本幡男在戰後動亂之際,先讓愛妻及子女搭船,自己則未及撤退,被蘇聯軍隊俘虜,囚禁在西伯利亞的戰浮營裡。儘管冰天雪地的環境非常嚴酷,且遭受非人道的待遇,但他為了信守與妻子、兒女重聚的心願,在集中營仍奮力求生,且靠著他懂俄文的關係,擔任譯員,極力為戰友爭取福利,也鼓勵戰友不要放棄生存的希望,一定要回到日本去。

十一年後,日本戰俘終於可以回國了,山本幡男卻因喉癌躺臥病床。他寫給母親、妻子、長男和其他家人的遺書共四份,事前為躲避俄軍檢查,分別由四個戰友在集中營內,以背記在腦海的方式,回到日本後,再重寫在紙張中,不僅親自送到山本先生在日本的家中,且當場朗誦出遺書的內容。此段應是全片中最感人的地方。

受苦的仍是老百姓

山本幡男命喪異鄉,他在生前感歎的一去話,就是:「戰爭是殘酷的」。的確,戰爭造成許多人死亡,家人離散。筆者的三叔也是在二戰中被日本徵調到南洋當軍伕的台灣兵,戰後卻從未能返台,是生是死未知,從此從人間消失。以致三嬸一生未能有依靠,扶養孩子,過著相當辛苦的生活。

戰爭有時只是政客追求自身利益而發動的,俄烏戰爭打了快兩年,滿目瘡痍,受苦最多的,其實都是老百姓。台灣也面臨兵凶戰危之際,面對戰爭,如何避戰,應該是我們要有智慧的抉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