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俐菁 張怡 助特殊生成為科學特供隊

文/淳恩  |2023.11.18
860觀看次
字級
「特供隊」在指導別人玩遊戲的過程中,產生自信和成就感。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由「TFT為台灣而教」線上指導大專生各種溝通技巧。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種子老師勇往直前到中山工商展開計畫。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12位中南部大專學生熱情參與計畫。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2018年,柯虹宇(右2)榮獲總統教育獎。蔡英文總統(中)、柯俐菁(左1)、柯母沈雯瑄(左2)、原喀哩國小校長張秀娟(右1)。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活動結束後,來自特供隊員的感謝簡訊。圖/科學特供隊提供

文/淳恩

原以為腦麻又自閉的妹妹此生不可能「說話」,沒想到只是簡單教她認注音符號,妹妹竟然就能利用紙鍵盤,完整表達出一句向世界「抗議」的怒語……這個震撼讓柯俐菁意識到:特殊生其實有可能是隱藏版的超人,只要用對方式學習及表達,她們也能成為服務他人的「特供(特工)」……



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大三學生柯俐菁,和同寢室好友張怡,去年參加「第7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成為獲選的8個團隊中,最為充滿溫暖和希望的特殊隊伍。

初生之犢相信能成功

柯俐菁之所以會想到「科學特供隊」的主題──先培訓一群特殊生具備「關主」需要的能力,接著舉辦從校園內到校園外的科學活動,讓特殊生從陌生到熟悉、從小規模到大場次,引導參加者體驗有趣的科學遊戲,提升特殊生的自我認同,翻轉大眾的刻板印象……

雖然在學期間接受過專業師培課程訓練,也懂得如何設計科學遊戲,但要能順利進行針對特殊生的全套計畫,對於柯俐菁和張怡來說,任務的難度其實相當高。「但張怡有豐富帶領社團的經驗,我則是對特殊生的潛力有信心,所以我們都相信計畫一定會成功……」

特殊生表現令人驚豔

柯俐菁開朗的笑著說,出生後被認定腦麻又自閉的妹妹柯虹宇,自從7歲時接觸到和外界溝通的方法後,彷彿開掛似的文思泉湧,如今已經寫了數百首詩,還有出版社主動幫妹妹出版詩集,讓家人及親友驚豔不已……

回想妹妹7歲時,發出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柯俐菁至今猶記當時受到的震撼。

柯虹宇出生時腦部語言區受到損傷,醫生也判定她可能終生無法「說話」,然而7歲時意外接觸到注音紙鍵盤,柯虹宇只簡單學了一下ㄅㄆㄇㄈ,就拼出了:「我受夠了眾人都說我笨!」這句話,明確「表達」出她對周遭世界充滿了無奈和憤怒。

天賦被形體限制住了

「原來,她在這7年裡,一直都有在認識這個世界,有在聽大家說話。」柯俐菁眼中的柯虹宇,出生後就無法發音「說話」,兼又有腦性麻痺合併自閉症,從小就領有身障手冊,也被眾人視為「特殊兒」,即便送去上特教班,家人也只是期望她能「生活自理」就很棒了。

但7歲時第一次接觸到注音符號,柯虹宇竟能用鍵盤拼出完整的一句話,讓身為姐姐的柯俐菁深受震撼,發現妹妹其實很聰明,深具語言天賦,只是部分功能被限制住罷了。

培訓特供成教學尖兵

因此,柯俐菁以替妹妹築夢為靈感,結合理科和特教背景的大專生,一同為多元障別的特殊生帶來科學活動,進一步透過培訓,使特殊生成為具備教學能力的「特供」,再由特供先教導其他特殊生,接著延伸到一般大人及小孩,希望逐漸扭轉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認知到身障者不單只能接受,更能提供社會資源。

柯俐菁與張怡透過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和高雄市私立中山高級工商職校一起合作,由學校推薦特殊生參與培訓成為「特供」。至於種子老師,則是召募中南部的大專院校學生,培訓特殊生具備帶領他人認識科學、體驗科學樂趣的能力,藉由「教別人」的過程找回自我價值,相對的,被特供教導的特殊生,也能在心裡埋下希望的種子。

南北大學生熱情響應

柯俐菁說,最開心的,就是認同「科學特供隊」,也願意培訓成為種子老師的大學生,比想像中踴躍多了,除了高雄的義守、中山大學,中部的中興大學也有同學熱情參與其中。「連北部學校也有同學想參加,但實在太遠了,所以只好婉拒了。」

最終選出12位同學組成4組: 「教學隊輔組」、「對外關係組」、「營運管理組」、「行銷設計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確保可行性,柯俐菁與張怡先到國中端,進行小規模的教學演練,前後經過多次的修正和優化,簡化字卡、顏色及程序,終於成功帶領特殊生弄懂科學遊戲,並學會如何引導大人、小孩體驗……

截至目前為止,經過培訓的「特供」,已經多次參與在科工館等地舉行的科學園遊會,也在班上帶領同學進行科學闖關。「外場活動比較耗費體力,時間只要超過2個小時,『特供』難免會顯露疲憊感,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也捨不得喊停叫累……」



教學相長 大哥姐深有體會

對一心想要「培訓」特殊生,成為可以教別人、引導別人的「特供」,12個還在讀大學的種子老師(大學生),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也深有體會,過程頗有教學相長的效果。

由於在此之前,柯俐菁和張怡沒有太多跟特殊生接觸的機會,經驗不足的兩人,初次帶學生演練時,帶了一個大教具去,邀請特殊生將頭探進箱子裡,認識光和認識光線大小的差異。沒想到活動過程中,特殊生的反應不是被太大的箱子嚇到,就是興致缺缺,教學成效不佳。

為了不初次帶領就讓特殊生產生失敗挫折感,柯俐菁立刻拿起旁邊的水壺,靈機應變作了一個光的直徑性實驗,換一個方式介紹光的常識和知識。用手機當作手電筒,照向水壺產生影子,說明光的直徑性,再將燈光關閉,詢問學生影子會在哪裡產生?

透過這樣的方式,特殊生發現「科學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嘛」。經過這一次的經驗,也讓兩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從生活中的例子,最簡單的東西,直接去發想,才是最貼近他們的。」張怡說道。

張怡表示,教學隊輔組的夥伴,很多以前都帶過國中、國小的營隊,所以他們起初對於培訓特供的想像,都是認為應該和帶國中、國小差不多。

但其實帶特殊生還是有很多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比如說「名牌」的設計,一開始因為科學特供隊的美工,是由視覺設計系的夥伴進行設計,因此名牌設計得十分繽紛漂亮。

但後來一路陪伴的中山工商特教老師徐晶河向他們建議,在顏色用色上,應該直接用黑白等反差明顯的顏色,因為障別的關係,許多特殊生在顏色的感官程度上會有一些色弱,所以像是黃色等比較淺的顏色,他們就會分不太清楚。

此外在教具設計上,顏色也不要使用太多,不然特殊生會不知道主題和重點在哪,「這些都是我們以前帶國小生時不會遇到的狀況,也是這次才學到的寶貴經驗。」張怡說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