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受訪時指出,台灣升息循環「應該還沒有結束」,引發市場關注;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通膨問題」是央行仍未打消停止升息的主因,目前民眾面臨物價、房價、房租高漲等困境,後續若遭遇進一步升息,生活壓力將愈來愈重。
陳傑鳴指出,雖然央行第2季、第3季利率決策連兩凍,被市場認為較為「鴿派」沒有繼續激進升息,讓房貸族可以喘口氣,但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高達3.05%,仍高於國際間普遍認定年增率2%的通膨率目標,也難怪央行對於升息是否停止仍持保留態度。
他表示,目前台灣萬物齊漲,特別是物價、房價、房租的高漲,更是民眾直接面對的3大困境;首先,以物價來說,民眾便當都快要吃不起,雖然國內通膨狀況遠較歐美良好,但10月CPI再度飆破3%,是9個月以來新高。
近年外食、民生消費品項都有不少漲幅,光是便當就從每個70~80元,如今漲到破百元,在薪水漲不動的狀況下,民眾消費購買力其實早已大幅被壓縮,只能縮衣節食過活。
再來,以房價來說,10年房價狂增近400萬;陳傑鳴指出,雖然這幾年政府持續打炒房,但資金回流投資與熱錢流竄導致房價漲勢不停,2023年Q2,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2倍,再次刷新紀錄,創有統計來新高。
其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5.52倍、新北市12.93倍、台中市11.55倍,都超過10倍以上;細觀近10年來台灣平均購屋總價可發現,就大增300~400萬,民眾再怎麼努力工作存錢想買房,似乎收入增長都比不上房價的漲幅。
最後,以租金來說,連漲14年讓民眾從買不起變成租不起;陳傑鳴說,2010年至今,租金連漲14年,就算民眾想靠租房過活,同樣面臨租金支出不斷擴大,生活品質受到壓縮的困境。
陳傑鳴指出,如果政府無法幫助民眾提升所得,未來「什麼都買不起、什麼都租不起」勢必變成人人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