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小C
所謂耳鳴(tinnitus),是一種沒有外部來源的聲音感知,因此其他人聽不到。
耳鳴幻音 各有不同
到底耳鳴是聽到了什麼聲音?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可能會一隻耳朵,有人會雙耳聽到幻音,這種幻音可能是鈴聲、嗡嗡聲、鳴聲、口哨聲、嗡嗡聲、咔噠聲、嘶嘶聲或尖叫聲,聲音可以輕柔或響亮,可以低音或高音不盡相同,有時它會一直存在,有時轉移頭部、頸部或眼睛才會聽到,這種稱為「體感耳鳴」。
不過無論如何,耳鳴都是主觀的,意思是說,只有個人才能聽到聲音,有時候還有人的耳鳴聲音有節奏,與心跳同步,這時,醫生甚至可能用聽診器聽到聲音,如果是這樣,則被認為是「客觀性耳鳴」,是有明確的原因,並且可以治療。
根據調查,估計10%~25%的成年人患有耳鳴,實際上兒童也可能會出現耳鳴。
對於兒童和成人來說,耳鳴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善甚至消失,不過也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惡化,當耳鳴持續3個月或更長時間時,就被認為是慢性耳鳴。
急性慢性 都應求醫
雖然耳鳴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與一些因素有關,如:噪音暴露,有些人在工作場所、體育賽事或音樂會上暴露於噪音之後,會出現耳鳴;有些退伍軍人最常見此殘疾,因為他們可能經歷過槍聲、機械、炸彈爆炸或其他類巨大噪音的來源;有些聽力損失者,也可能是由衰老或暴露於大聲噪音等因素引起的,不過有些聽力損失的人從未出現耳鳴;還有一些耳鳴,可能是來自於服用某些藥物產生了副作用,如抗生素、抗癌藥、抗憂鬱藥物等,其他如耳垢或耳朵感染引起的液體阻塞耳道,而引發耳鳴,或是頭部或頸部受傷,損害耳朵結構、將聲音訊號傳送到大腦的神經或處理聲音的大腦區域,從而導致耳鳴,都有可能。
一般來說,耳鳴通常不會嚴重到干擾日常生活,但是有些人發現,耳鳴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以及睡眠,或集中注意力,嚴重起來會導致焦慮或憂鬱。
目前,尚無治癒耳鳴的方法,但有一些方法可以減輕症狀。常見的方法包括使用聲音治療設備(包括助聽器)、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總之,一旦出現耳鳴,請先找醫生,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