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換人做! 肺癌取代大腸癌 居10大癌症之首 陳玲芳 |2023.11.10 語音朗讀 17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衛福部國健署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十大癌症榜首由肺癌拿下。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今(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十大癌症榜首由肺癌取代蟬聯15年的大腸癌,成為最新「癌王」。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與前一年的癌症時鐘相同。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21年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除了肺癌首度超越15年來居首的大腸癌,胰臟癌也首次擠進前十名。根據報告,202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2020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2020年下降4.8人。而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2020年相同。圖/國健署網站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若依性別來看,「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2020年減少5.4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2020年減少4.4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胃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圖/劉學聖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4倍與11.4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國健署提醒民眾,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提早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五項癌症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健署表示,胰臟癌為近年來首度進入癌症發生排名前十名之癌症,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胰臟癌進行篩檢,呼籲若察覺自身有異常症狀,應儘早就醫。2021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依性別來看,男女也有部分差異。圖/國健署網站 前一篇文章 偏頭痛好發於年輕女性 醫師教預防撇步 下一篇文章 失智症電影巡迴連江縣 為學子搭友善橋梁 熱門新聞 01柏林佛光山 正信三寶弟子皈依2025.09.0302【王文靜看世界】犍陀羅佛像——二千年前最早佛像的起源2025.09.03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22025.09.0304食物花園連線 翻轉飢餓困境2025.09.0305玻尿酸是什麼?2025.09.0306【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棒棒糖2025.09.0307天安門今閱兵 中俄朝同框抗西方壓力2025.09.0308毒素製成美容劑2025.09.0309國光停駛8路線 9月8日起統聯接手2025.09.0310【文化印象】訪北京中法大學舊址 2025.09.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抑制高膽固醇有良方 清淡飲食加規律運動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應酬減傷飲食有策略 吃堅果墊胃再多蔬果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