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換人做! 肺癌取代大腸癌 居10大癌症之首 陳玲芳 |2023.11.10 語音朗讀 17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衛福部國健署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十大癌症榜首由肺癌拿下。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今(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十大癌症榜首由肺癌取代蟬聯15年的大腸癌,成為最新「癌王」。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與前一年的癌症時鐘相同。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21年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胰臟癌。除了肺癌首度超越15年來居首的大腸癌,胰臟癌也首次擠進前十名。根據報告,202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2020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2020年下降4.8人。而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2020年相同。圖/國健署網站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若依性別來看,「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2020年減少5.4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2020年減少4.4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胃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圖/劉學聖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4倍與11.4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國健署提醒民眾,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提早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五項癌症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健署表示,胰臟癌為近年來首度進入癌症發生排名前十名之癌症,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胰臟癌進行篩檢,呼籲若察覺自身有異常症狀,應儘早就醫。2021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依性別來看,男女也有部分差異。圖/國健署網站 前一篇文章 偏頭痛好發於年輕女性 醫師教預防撇步 下一篇文章 失智症電影巡迴連江縣 為學子搭友善橋梁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勤刷牙反蛀牙? 醫:並非愈用力愈好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