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虎頭蜂釀11傷 地底蜂窩難察覺

 |2023.11.08
659觀看次
字級
台東森林博物館今上午發生虎頭蜂螫傷11人。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東訊】台東森林博物館今上午發生虎頭蜂螫傷11人,專家指出,螫人的是隱密地底的中華大虎頭蜂;台東縣政府農業處下午已委託捕蜂專業人員處理。

新北市土城老人會3天2夜花東行,今天第2天行程到台東鸞山部落景點「會走路的樹」和「森林博物館」,上午10點多,一行人在森林博物館遭蜂群攻擊,有11人送醫,目前尚有2人留院觀察,其餘陸續出院。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下午委託捕蜂專業人員洪進昇前往處理;他指出,在路旁樹木根部找到蜂巢,是中華大虎頭蜂,他利用殺蟲劑撲殺約700隻蜂,因為還有少許遊蜂,因此先封住蜂巢入口。

他提到,這種蜂又大又毒,過敏體質的人可能休克,根據經驗判斷,蜂巢所在地平常少人行走,應該是人為干擾才會群起攻擊,若遇上虎頭蜂,應該要快速往下風處逃離。

森林博物館創辦人阿力曼說明,事件發生後,現場人員馬上跟接駁車隊及消防隊聯絡,派遣2台接駁專車將傷患送至鸞山派出所與救護車會合,分送醫院急救,9名傷患陸續出院與旅行社遊覽車會合,另2人恢復意識在醫院觀察,會有團隊人員在醫院陪伴,此活動保場地險及意外險,過去從沒發生過蜂群攻擊事件,會負責到底。

根據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站資料,台灣目前有7種虎頭蜂,分別是黃腰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黑絨虎頭蜂、姬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跗虎頭蜂及威氏虎頭蜂;一般而言,虎頭蜂會偏好選擇具有天然屏障不易為人所接近的樹梢做窩,也因此提升蜂窩自身的安全性。

但中華大虎頭蜂與姬虎頭蜂築窩於地底,往往難以查覺,當不慎誤觸地底蜂窩時,蜂群大量湧出攻擊,非常危險;尤其是碰到中華大虎頭蜂時,這是一種最大型的虎頭蜂,相對毒液量亦較多,因此造成致死的案例也不少。

一些鋤草工人往往都有過被蜂螫的經驗,最怕的就是碰到了躲藏於草叢中所謂的土蜂(即中華大虎頭蜂),當不幸遭遇到虎頭蜂群起攻擊時,逃離現場避免蜂群繼續攻擊為首要之務,因為虎頭蜂群數量大,攻擊範圍又可達數10公尺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