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本土進口價差大 農民籲標示原料產地

 |2023.11.08
415觀看次
字級
台南西港是本產胡麻重要產地,今年受天候影響打亂栽種期,估計減產近5成。圖/莊曜聰
本產胡麻收購價與進口胡麻價差每台斤高達80元,農民呼籲加工品上原料產地應另外標示,才能區分產品價值。圖/莊曜聰

【本報台南訊】本土胡麻產季到!去年全台種植面積2068公頃,台南市就有1534公頃,年產量約1493公噸,是全台最大產地,西港、善化等地是主要產區,每年秋冬作在白露前後栽種,今年遇到颱風及雨勢,延後種植加上結莢期氣溫降低,粗估減產近5成,且人力問題使得生產成本上揚,在地農會收購價格每台斤從前年110元調高到130元,與進口胡麻相比有約80元的價差,農民呼籲加工品應將原料及成品產地分開標註,才不會出現魚目混珠的情形發生。

西港區農會總幹事程淑如說,全盛時期西港胡麻種植面積在500公頃以上,但受到農村人口老化及缺工問題影響,這幾年維持在250公頃左右,少了近一半,農會目前契作約45公頃,善化則有約200公頃左右,集中在六分寮一帶,善化區農會總幹事楊耿榮表示,之前推廣過農用機械,但落粒率太高,加上非採粗放型態耕作,並不適合。

快80歲的林姓農民說,他的胡麻田加起來大約有1公頃,雇工採收每日每人約1500元,1分地平均要2到3人,還不一定找得到工人,他把部分田地改種可機械採收的毛豆及玉米,也有人改種單價更高的蘆筍,因此胡麻面積逐年減少,但也有農民反向操作,乾脆租地把生產規模及產量擴大,希望增加獲利。

本產胡麻品質好,但成本不斷增加,進口胡麻1斤50元,之前曾發生食安疑慮,但12斤胡麻榨5斤油,價差大不免有業者會魚目混珠「洗產地」,西港區農會推廣部主任蔡俊吉說,農會契作收購的胡麻都有通過農藥殘留檢測,加工品民眾才用的安心,但農民從雞蛋問題引發憂慮,希望在產品標示上,能夠學習鄰國日本,將原料產地另外標示。

南市農業局18日起將在善化、安定、西港等主要產區舉行胡麻產業活動行銷,善化農會配合農食選物所開幕,有麻油海鮮粥免費品嘗及DIY體驗,西港區農會今年歡慶百周年,還舉辦草地音樂會,百攤青農、美食及文創市集,並提供麻油雞、芝麻霜淇淋、芝麻麵線、煎蛋、包子限量換取,相關胡麻產品都有優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