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紐約電】醫療科目成為近年美國大學生的流行主修科目,專家分析主因是其看準就業市場廣大,再加上多數人喜愛幫助他人,並對診療疾病具濃厚興趣,才造就此趨勢。
從州立大學到除了頂尖私校的私立學院,學生一向以中產階級或在職者為主,但這些學校指出,現在學生傾向主修好找工作的科系。無論是生物醫學系或調查生理系,這些主修科系皆設計成提供大學生醫療與科學方面的基礎教育,便於其投入眼科醫師、藥劑師、物理及職業治療師、放射線技師及醫師職業。
一年半前,科羅拉多大學成立協助學生投入物理治療,乃至醫師助理等醫療行業學系,如今招生多達一千二百人,成為全校招生第二多的系;紐約州長島石溪大學類似課程,也從四年前的三十五人增至三百七十人。
在一九九七年成為首批提供人類健康基礎科學學位的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馬凱特大學,也有此趨勢。
不論哪所學校,這類科系通常規定學生修習生物、化學及數學。但就讀醫療科系不像念傳統生物學系,無須修習植物學或脊椎生物學等眾多精深課程,而是將重點放在人類生物科學。
石溪大學醫療系主任黛比塞利澤指出,這些科系學生大約七成是少數族裔,且多來自家人沒讀過大學的家庭。學生覺得新課程具吸引力,是因看上它們出路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