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種會透過「培育成長班」,以正向賦能陪伴方式,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幫助弱勢兒少建立自信心。圖/芥菜種會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基督教芥菜種會目前在兒少安置服務特殊兒比例近六成,以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比例最高。為幫助孩子不怕學習,芥菜種會推動「培育成長班」,透過遊戲學習引發興趣,加上正向賦能陪伴強調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找回自信與自我價值。
根據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研究顯示 「玩有助於學習」,對於情緒行為容易失控的孩子而言,遊戲能帶來改善,陪伴孩子用玩遊戲方式探索新事物。芥菜種會推動的「培育成長班」則透過玩數學、英文、智能積木等課程,引發學習動機與樂趣,並運用阿德勒心理學「正向賦能」陪伴,強化孩子表現好的地方。
兒童職能治療師蘇昭華表示,遊戲治療不僅能大幅提高孩子的參與動機,更能提升治療品質與成效。遊戲治療是一種治療方式,透過遊戲或遊戲的元素(如:競爭、合作、挑戰等)幫助個體改善身體或心理相關問題。
蘇昭華說:「對特殊兒而言,遊戲治療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和目標進行個別化設計,像是社交技巧、注意力、情緒調節、口語表達、問題解決能力等等,對於日常生活的表現甚至課業學習上都有所幫助。」
教育顧問何夢凡說,每個孩子天生都喜歡玩,即使是特殊孩子也是如此,透過活動、遊戲和關卡誘發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正向賦能」陪伴強調孩子的優點,「透過問題,幫助孩子思考,即使答案不正確,但也是寶貴的經驗。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每次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