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石燃料需求高 2030年前達高峰

 |2023.10.26
322觀看次
字級
國際能源總署表示,世界對石油、燃煤、天然氣的需求會在2030年之前達到高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能源總署表示,世界對石油、燃煤、天然氣的需求會在2030年之前達到高峰,然後2030年底時化石燃料在世界能源占比會開始從長年約80%降為73%。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指出,與能源有關的碳排也正朝在2025年底時達高峰邁進。

不過國際能源總署(IEA)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報告及聲明也提到,全球持續發電轉型,「諸如風電、太陽能、熱泵等潔淨能源技術提升顯著,電動車也扮演關鍵角色」。

國際能源總署在聲明中指出,到2030年各國路上的電動車數量會是現有的10倍,再生能源在全球的發電占比將從今日約30%增加到接近50%。

儘管已有諸多轉型,國際能源總署仍強調,若想達成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所設將全球暖化增幅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仍需各國更多努力。

圖/新華社

聲明中說:「就目前情況而言,化石燃料需求依然過高,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

在這份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總署說按既定政策情境所做的模型評估顯示,僅靠現有努力,「到2100年時有5成機率氣溫增幅會是2.4度」。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9月26日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圖:實現1.5度目標的全球之路」(Net zero roadmap:A global pathway to keep the 1.5°C goal in reach)作為2021年相關報告的最新修正版,裡面也提到各國當前應對氣候變遷的做法,不足以在2050年底時達標淨零碳排。

按國際能源總署規畫,若想在本世紀下半葉達成碳中和(透過減碳作為將碳排量做到正負抵銷),2035年底時先進經濟體必須做到碳排較2022年減少80%、新興和開發中經濟體減少60%,否則就不可能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從而做不到將暖化增幅壓在1.5度內,進而為人類、生態系統和氣候帶來嚴重後果。

國際能源總署估計,若全球在2035年底時只能做到減排1/3,就會拖到2060年代中期才能達標淨零排放,屆時2050年全球暖化的增溫幅度會是1.7度,唯有世人拿出比目前更顯著的減碳成績,2100年才有機會將氣溫增幅壓在1.5度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