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以哭鬧尋求協助、生氣叫喊、摔東西來表達自身需求,這是大多數父母必經的「情緒教養」階段。「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蔡百祥與余佳容,以了解兒童情緒行為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為核心,提示家長「正向教養」三步驟。
蔡百祥表示,孩子的表達方式與成人不同,他們只能用自己知道的方式,因此幫助孩子「辨別」情緒很重要,在面對情緒不穩時,父母應冷靜幫助孩子釐清情緒,陪伴找出「抒發」方法。
余佳容說,在親職教育中,同時兼具情感與規範十分重要,在嚴格紀律與輕鬆相處中取得平衡,達到正向的教養。建議父母日常可透過與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建立儀式感,或透過營養補充,幫助孩子應對情緒風暴。
正向教養三步驟,包括「冷靜陪伴」:當孩子面臨情緒風暴哭鬧或生氣表現時,可能正處於缺乏安全感的狀態,建議家長避免離孩子太遠,需保持冷靜並陪伴在旁,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給予幫助,以穩定情緒。
「理解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不善表達,常常使家長難以察覺真正需求,可透過「情緒童伴圓」幫助孩子釐清情緒狀態,如生氣時可能隱含不安、緊張、驚嚇等情緒,藉此引導孩子表達真實需求。
「日常『陪』養」: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設立目標,在完成目標過程遇到的挑戰中,進而與孩子建立信任感,有助日後孩子更願意向父母表達情緒。
此外,日常飲食調整也很重要,現代人忙碌倚賴外食,長期易使孩子營養不均衡,過多精緻糖與添加物的食用,也會影響孩子專注力以及情緒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