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修課 陪伴心理師曝正向教養3步驟

陳玲芳 |2023.10.25
367觀看次
字級
心理師表示,幫助孩子「辨別」情緒很重要,在面對情緒不穩的情況時,父母應冷靜幫助孩子「釐清」情緒,並陪伴孩子找出「抒發」的方法。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以哭鬧尋求協助、獲取父母注意,或是透過生氣叫喊、摔東西來表達自身需求,這種種行為表現,是大多數父母必經的「情緒教養」階段,而理解孩子的情緒需求,是促進情緒發展的重要契機。「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蔡百祥與余佳容,以了解兒童情緒行為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為核心,提示家長「正向教養3步驟」。

同伴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蔡百祥表示,孩子的表達方式與成人不同,他們只能用自己知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幫助孩子「辨別」情緒很重要,在面對情緒不穩的情況時,父母應冷靜幫助孩子「釐清」情緒,並陪伴孩子找出「抒發」的方法。

「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蔡百祥。圖/蔡百祥提供

余佳容心理師補充道,在親職教育中,同時兼具情感與規範十分重要,在嚴格的紀律與輕鬆的相處中取得平衡,達到正向的教養。此外,建議父母日常可透過與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建立儀式感,或透過營養補充,幫助孩子應對情緒風暴,迎向快樂成長。

正向教養3步驟

步驟1:冷靜陪伴。余佳容說,當孩子面臨情緒風暴哭鬧或生氣表現時,可能正處於缺乏安全感的狀態,建議家長避免離孩子太遠,需保持冷靜並陪伴在旁,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給予幫助,以穩定其情緒。

步驟2:理解孩子的情緒。
蔡百祥分享,因為孩子不善表達,常常使家長難以察覺真正的需求,可以透過「情緒童伴圓」幫助孩子釐清目前的情緒狀態,如生氣時可能隱含不安、緊張、驚嚇等情緒,藉此引導孩子進一步表達真實需求。

步驟3:日常「陪」養。余佳容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設立目標,在完成目標過程遇到的挑戰中,進而與孩子建立信任感,有助日後孩子更願意向父母表達情緒。

「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余佳容。圖/余佳容提供

此外,日常飲食調整也很重要,現代人忙碌倚賴外食,長期易使孩子營養不均衡,及過多精緻糖與添加物的食用,進而影響孩子專注力以及情緒穩定度,因此全方位的營養也是關鍵。兩位心理師因此與自許成為「父母好幫手」的正官庄攜手舉辦「紅力超人小小手作營」,期能全方位幫助家長迎接正向教養。

專家建議家長,日常可透過於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建立儀式感,或是透過營養補充,也能幫助孩子應對情緒風暴,迎向快樂成長。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