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修課 陪伴心理師曝正向教養3步驟 陳玲芳 |2023.10.25 語音朗讀 3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理師表示,幫助孩子「辨別」情緒很重要,在面對情緒不穩的情況時,父母應冷靜幫助孩子「釐清」情緒,並陪伴孩子找出「抒發」的方法。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以哭鬧尋求協助、獲取父母注意,或是透過生氣叫喊、摔東西來表達自身需求,這種種行為表現,是大多數父母必經的「情緒教養」階段,而理解孩子的情緒需求,是促進情緒發展的重要契機。「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蔡百祥與余佳容,以了解兒童情緒行為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為核心,提示家長「正向教養3步驟」。同伴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蔡百祥表示,孩子的表達方式與成人不同,他們只能用自己知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幫助孩子「辨別」情緒很重要,在面對情緒不穩的情況時,父母應冷靜幫助孩子「釐清」情緒,並陪伴孩子找出「抒發」的方法。「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蔡百祥。圖/蔡百祥提供余佳容心理師補充道,在親職教育中,同時兼具情感與規範十分重要,在嚴格的紀律與輕鬆的相處中取得平衡,達到正向的教養。此外,建議父母日常可透過與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建立儀式感,或透過營養補充,幫助孩子應對情緒風暴,迎向快樂成長。正向教養3步驟 步驟1:冷靜陪伴。余佳容說,當孩子面臨情緒風暴哭鬧或生氣表現時,可能正處於缺乏安全感的狀態,建議家長避免離孩子太遠,需保持冷靜並陪伴在旁,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給予幫助,以穩定其情緒。 步驟2:理解孩子的情緒。蔡百祥分享,因為孩子不善表達,常常使家長難以察覺真正的需求,可以透過「情緒童伴圓」幫助孩子釐清目前的情緒狀態,如生氣時可能隱含不安、緊張、驚嚇等情緒,藉此引導孩子進一步表達真實需求。 步驟3:日常「陪」養。余佳容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設立目標,在完成目標過程遇到的挑戰中,進而與孩子建立信任感,有助日後孩子更願意向父母表達情緒。「陪伴心理體系」心理師余佳容。圖/余佳容提供此外,日常飲食調整也很重要,現代人忙碌倚賴外食,長期易使孩子營養不均衡,及過多精緻糖與添加物的食用,進而影響孩子專注力以及情緒穩定度,因此全方位的營養也是關鍵。兩位心理師因此與自許成為「父母好幫手」的正官庄攜手舉辦「紅力超人小小手作營」,期能全方位幫助家長迎接正向教養。專家建議家長,日常可透過於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建立儀式感,或是透過營養補充,也能幫助孩子應對情緒風暴,迎向快樂成長。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挺心路為公益募款 張鈞甯請支持他們的夢想 下一篇文章 現場觀看體育賽事 提高幸福感益身心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3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③2025.10.2505白宮宣布 習川會10月30日APEC 峰會登場2025.10.2506國道唯一紅綠燈路段 將改高架道2025.10.2507【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8峨眉湖畔茶席 品茗賞美景2025.10.2509公務員違規赴陸 明年7月1日開罰2025.10.2510不變的真心,最動人!2025.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勤刷牙反蛀牙? 醫:並非愈用力愈好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