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侯孝賢紅氣球 飄進奧賽美術館

◎蘇蘭 |2008.06.08
798觀看次
字級

電影取材講究生活真實表達、擅長以長鏡頭為輸出形式、台灣導演代表之一的侯孝賢,應奧塞美術館(位於巴黎塞納河畔,1986年由19世紀末的鐵路終點站改建,以館藏印象派畫作聞名於世,與羅浮宮、龐畢度代表法國老、中、青三時代的三大博物館)2006年為慶祝20年館慶的邀請,與法國的阿薩亞斯、美國的賈木許與智利的勞爾路易斯,分別代表亞、歐、北美與南美洲導演、每人拍攝30分鐘短片,題材不拘,組成一部長片,奧塞可以任何形式出現在片中。侯導第一部中法合作的法語電影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紅氣球》(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於焉誕生;他以1956年獲坎城影展最佳短片金棕櫚獎、沒有任何對白的34分鐘劇情短片《紅氣球Le Ballon rouge》為謬斯,向導演艾伯特.拉莫里斯(Albert Lamorisse)致敬,侯導說:「紅氣球象徵自由,1956年的小孩看似不自由,其實心很自由;反觀現代小孩看似自由,甚麼物質享受都有,其實不自由。比較巴黎職業婦女、單親媽媽蘇珊,和大陸留學生兼差當保母的宋,一混亂、一隨意,東、西方女性心境與處境的異同。」

觀看此片,覺得是一個旁觀者(像宋)用鏡頭在紀錄一種巴黎人真正的生活,就像紅氣球,拉長的影子投映在市街各個角落,有時來到蘇珊家的閣樓窗前,有時飄過塞納河、聖母院、奧塞美術館、蒙馬特…偶爾駐足關於這座城市的吉光片羽:看巴黎人如何買麵包、接送小孩、停車、吵架、討生活…等尋常細節。

一只紅氣球,飄過半世紀,盯著來到21世紀的巴黎,見證不斷改變錯失的、也見證恆久不變的一切—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變了、美術館內的藝術品不變;人與人的相處模式變了、親情卻永遠不變。

最特別的是請到了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在《紅氣球》飾演於巴黎擔任法國偶戲配音員的單親媽媽蘇珊,戲中她觀摩改編自中國元曲的《張生煮海》、侯導藉此揭露中國皮影戲的神奇魅力,不但與法國偶戲對照,也與他自己最美的作品《戲夢人生》(Le Maitre de marionnettes,1993)互相輝映;而畢諾許幾場替木偶說話的精湛聲音演出,讓我們看見這位從影20多年法國影后的實力!

畢諾許首度嘗試沒有劇本的即興演出,以不到20天的有限檔期,從染金髮到表演、都為自己開創了不一樣的面貌與新的領域。拍片現場不大打光,李屏賓的攝影機在一角,演員不需走位、接近真實生活狀況,讓畢諾許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她說:「我等這樣的一次演出已經等很久了。作為一個演員,當然希望自己可以到達演藝的高峰,讓自己的靈魂可以在鏡頭前綻放、盛開。跟侯導的合作充滿了道家哲學,他讓你維持一種生命自然的狀態,他會接收與傾聽,不像西方導演多以強勢作風加以編排控制。當你給演員更多空間,演員往往會變得更有創意。」戲中她拿出大學時代參觀美術館買的明信片,在火車上贈給東方偶戲大師的慎重心情和態度,讓曾經年輕、也喜愛藝術的我,充滿感動的共鳴。

蘇珊在瑣碎忙碌的生活中,找了沈靜、獨立、體貼、從北京來巴黎念電影的宋芳、當7歲西蒙的保母,這兩位演員就真的叫宋芳和西蒙;小男孩西蒙沒有演戲經驗,但本來就和畢諾許認識,所以兩人母子般的互動深具說服力,侯導也順著西蒙平日打電動、學鋼琴、柔道、踢足球等生活節奏拍攝。戲裡客串搬運鋼琴的兩位工人和盲人鋼琴調音師,哈哈,也都是「真的」,他們聊天時敘述職業傷害和專業點滴,以及喜怒哀樂自然的真情流露,讓我們對這些平凡的市井小民充滿了敬意!

真實的氛圍才有施力點,一旦錯了,觀眾就會被現實喚醒~不但鏡頭的運行與流轉在說故事,電影的聲音—音樂和音效也同負重任;幕後大師攝影李屏賓、錄音杜篤之、剪接廖慶松之外,鋼琴黎國媛和歌手卡蜜兒將華語經典作品「被遺忘的時光」改編法文翻唱成「親親Tchin Tchin」也成就本片的美韻!

意外的是,影片拍著拍著,竟成了113分鐘的長片,奧塞因此不再補助,只提供場地協助—在本片尾聲,小男孩西蒙參加校外教學時到了奧塞美術館,隨著男孩發現的眼神,那只片頭就出現的紅氣球、從奧塞的透明屋頂天窗飄過,為影片頭尾呼應的詩情美意畫下句點,奧塞成為文化配角的任務就此完成;而正在光點上映的長版《紅氣球》,成為2007年第60屆法國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

延伸學習~

喜歡藝術的觀眾,可於歷史博物館參觀展期至9月5日的「驚豔米勒 —田園之美」畫展,解開來自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奧賽密碼」!



參考網址:163.21.195.10>展覽>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http://www.nmh.gov.tw/

紅氣球官方網站:http://www.sinomovie.com/red_ballon/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悅讀越有趣」節目周日21:00~22:00同步播出

線上收聽網址: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