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憂鬱碰到信仰 醫療像拐杖 信仰安心神

◎林曉瑜/文  豆照勳/攝影 |2008.06.08
2788觀看次
字級

根據統計,只要把握發作後的黃金治療期(三個月內),通常很快就能治癒憂鬱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超過一億人罹患憂鬱症,讓此症躋身全球第四大疾病。在憂鬱症患者數量節節攀升之際,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有63.5%的國人在處理憂鬱情緒時,除求助專業醫療外,同時會尋求宗教的力量!

因此,從2003年開始,董氏基金會開始與宗教團體合作,在全省各地一共培訓了1800多位宗教服務人員與信眾,希望藉由各宗教服務人員對憂鬱症防治的認識與暸解,讓更多的信眾重視憂鬱症與自殺防治觀念。

而醫藥界也公開證實:宗教信仰是台灣民眾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透過醫師投藥,及使心靈平靜的宗教儀示,可為憂鬱症患者的康復帶來無限可能。

董氏基金會最近除出版《憂鬱和信仰》一書,並邀醫學界、宗教界、病友舉辦座談會,帶給憂鬱症患者無限希望和力量。以下即為參與座談者的發言重點。

賴東明:

憂鬱症病友快找陽光

董氏基金會有三大志業,分別是:菸害防治、食品營養、心理衛生,其中,「心理衛生」是人人都需要的。基金會在推動的過程中,發現憂鬱症罹患比例日漸增加。所幸,我們也發現,民眾除了求助於醫學外,更懂得尋求宗教作為心靈寄託的依歸。

董氏基金會曾經在去年,聯合醫藥界舉辦「守護生命──七大宗教團體憂鬱症暨自殺防治之因應」座談記者會,獲得極大的迴響,最近又舉辦第二次,希望藉由座談方式,讓宗教支持病友的力量突顯出來,幫助憂鬱症患者就近找到支持的力量。

董氏基金會除呼籲宗教界加入抗憂鬱的行列,也計畫將此力量深入到社會裡,相信罹患憂鬱症的朋友,會有找到陽光的一天。(董氏基金會董事、好鄰居基金會董事長)

簡女士:

醫療是支撐的拐杖

回憶過去四年,一直依賴著精神醫療的幫助,用藥確實幫助了多年來失眠、心悸以及種種身體上的不適,也曾藉由電療來暫時忘卻一切不愉快,及適時制止一些自殺的念頭。但在服藥方面,因為內心排斥,一直沒辦法按時用藥。

這期間,我完全是無意識的,因為不曉得「自己生病了」。後來透過團體治療,和愛心會志工的幫助,我終於明白:「自己是真的生病了。」12次的團體治療,讓我了解到:原來早期的強迫及躁鬱行為,是憂鬱症發作的主因。

經過醫師診斷,我開始規規矩矩地服藥,只是始終認為用藥非長久之計。在我的觀念中,「藥」像一根柺杖,可以支撐我的軀體。但我需要的,卻是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去年,因為友人的關懷,我走進了宗教的世界,藉著信仰,慢慢找回失去已久的信心,更接受了「三放」──放鬆、放下、放開──藉由靜坐逐漸「放鬆」身體,研讀佛經來「放下」身段,加入宮廟的活動,來「放開」一些惱人的問題。

其實,一開始,我和一般人一樣,也曾疑惑著宗教是否真能穩定內心那顆不安的心,後來漸漸感受到同修師兄師姐的溫暖關懷,深深覺得這裡好像是我的心靈故鄉,它像是一個家,師姐是大家長,時常關心的態度,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並非像以往總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我也開始願意接觸人群。

值得高興的是,上個月詢問醫師,能否慢慢放下似柺杖般的藥物治療,很高興醫師同意我減少用藥。所以我願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建議病友要相信:看醫生可以專業的治療身體疾病,而宗教信仰,則可以治療人的心靈,經由身心雙管齊下,憂鬱症才得以康復,慢慢重拾信心。(憂鬱症病友)

林信男:

期待被了解與不失落

從信仰的觀點來談,憂鬱症患者非常需要被了解,但他們常苦於沒人知道他們的痛苦,不管這些痛苦是外來的或自己解讀錯誤所造成的,患者都陷入深深的無助感中。

在宗教裡,信徒所信仰的神,可說是各種痛苦的過來人,像耶穌,在世上受過很多痛苦,所以祂可以與受苦的人站在一起。

憂鬱的人常會覺得他們「喪失」掉很寶貴的東西──不管喪失掉的是什麼東西,但信仰會告訴他們,人們所失去的東西,其實並非我們真正握有的,因為那只是上帝委託給我們管理的而已。因此,離開我們手中的物品或人,只是還給了上帝,這樣的想法,恰恰可以彌補人們在喪失時的失落感。

憂鬱症其實是腦功能發生故障,而人腦,可以比喻成是一個現在科學仍無法完全了解的超級電腦,這部超級電腦要好好運作,除了硬體設備完善之外,更要有軟體的配合。所以,醫療雖能讓硬體維持功能,但醫療無法處理社會、人際互動等軟體,所以需要信仰來協助。

宗教團體有很強的社會支持力量,憂鬱症患者常有找不到人分享的焦慮,但從信仰的立場來看,如果平常即接觸信仰,當開始禱告時,已不再孤單,因為有人可與你對話,自然找到脫離孤單之道。(台大精神科教授、台北東門教會長老、精神科醫師)


憂鬱症就像感冒一樣,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機會被它找上。所以當情緒憂鬱產生時,不應諱疾忌醫,而應主動求醫。 此外,憂鬱症也不一定是心病,可能是藥物或其他身體疾患帶來的副作用。

李玉柱:

天人合一道在其中


一貫道的概念,認為人生的總源頭是「道」,也就是「路」的意思。做任何事都要講究路,想獲得舒坦也要講究路,不管是身體或心靈的通路都要通暢,如果身體健康但心靈的通路阻塞,就會造成各種病症,憂鬱症也是其中的一項。

一貫道提醒道親,每天醒過來時一定要給自己加油打氣,不論晴天或雨天,世上有很多人沒法起床,所以這是一個難得的福分;不論對自己是否滿意,至少上天對我是肯定的,「道」已與你同在,所以不能小看這個有限的身心。

一貫道也提出一種方法─「經行」,起床後每踏出一步就唱念:「我很好」、「我看得很開」任何可以幫助走下床的好話,都可帶出生命正向的力量。

一貫道重視「天人合一」。天,代表信仰;人,代表醫療。對憂鬱症患者而言,這兩者必須合一。所以,憂鬱症患者需接受持續性的醫學治療協助,而人與人的互動則需要仰賴另一種力量。

一貫道十分強調家庭的重要性,中國人所謂的齊家,即是全家齊心齊力來面對、接受及解決問題,這是齊家的另一個意義。同時,我們鼓勵道親多陪伴與傾聽,讓憂鬱症患者回歸健康的生活軌道。(一貫道總會理事長)

李嘉富:

從付出中獲得快樂


民國85年開始,我跟著慈濟的義工們,透過社區義診,接觸到許多受憂鬱症或情緒困擾的病患,其中多數人,最後選擇尋求宗教協助。

經驗中,許多人希望在宗教中尋求「相信」,「相信」分三個層次,即:信任、信仰、自信,當信任醫師時,醫師說的醫學觀念可以被接受,醫師做的治療可以被接受,而病症也在治療中好轉。宗教信仰給人一種肯定的力量,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善用我們的「心」,讓內心安定下來。

如果能善用宗教信念落實於生活,將會看到許多人能走過幽谷找到康復。慈濟人醫會強調:「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於是很多人發現,一旦完成所承諾的任務,就能體會到快樂和真實。

「把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回到了親友,愛心回到了全球。」當把宗教信念聚集、轉換為大愛,這是寶貴且難得的。透過許多病友的分享,我們也會發現:幫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即便是經驗分享,也是在幫助人,讓別人不斷的進步。

慈濟志工中,有不少人飽受憂鬱症的侵襲,目前已有多位康復,其他持續服藥中,但從付出自我裡獲得快樂,進而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慈濟人醫會精神科醫師)

陳永興:

正信宗教心靈良藥

不論是何種宗教信仰,基督教、佛教、一貫道、天主教珥珥等等的正派宗教,關心的是人生的價值觀,追求終極生命的價值。

信仰協助人們正面思考,透過實踐、奉獻、關心,來告訴人們生命是有意義的,這的確有助於憂鬱症患者走出憂鬱生活。

國內不少得到社會大眾支持的宗教團體,具有完善組織及志工網絡,憂鬱症患者可從中得到溫暖及歸屬感,這對病人來說,產生莫大的幫助。

若憂鬱症症狀已嚴重干擾生活作息、睡眠、食慾、及工作表現,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自殺意念,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幫助,不管是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都可協助症狀減輕與控制病情。其後,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協助,便可以改變人生的態度,積極面向人生。

醫學與宗教互相配合,可織成一張助人的網絡,希望透過這張網絡,讓情緒低落的朋友,走出憂鬱情緒,迎向光明。

董氏基金會過去六年與宗教界密切互動,為了給予憂鬱症患者信心與力量,特別出版了收錄六個個案故事的書籍《憂鬱和信仰》一書,個案各以接觸不同宗教與醫學的經驗分享心路歷程,亦邀請精神醫學專家與宗教界代表進行解說與分析,很值得參考及閱讀,也為社會上還在痛苦深淵裡的朋友,帶來一線光明與希望。(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顧問、精神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