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歌仔戲後台 明華園總團睽違6年 再演《散戲》

曹麗蕙 |2023.10.19
785觀看次
字級
明華園總團《散戲》戲中戲包公孫翠鳳(左)、陳昭婷(中)與歌手錦雯(右)扮演真假秦香蓮。圖/明華園總團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明華園戲劇總團《散戲》改編鄉土文學作家洪醒夫同名得獎小說,挑戰戲班禁忌,睽違六年再度回歸,10月21、22日在國家戲劇院登場。《散戲》由故事工廠創辦人黃致凱擔任編導,以喜劇元素重塑原著,藉由台上台下虛實交錯的戲中戲,一次比一次樓歪的「陳世美與秦香蓮」荒謬演出,帶出民國五、六○年代,台灣歌仔戲受到影視產業衝擊,台上台下共同交織出既悲催又可笑的時代大戲。

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表示,《散戲》把歌仔戲的後台解密,讓大家知道戲班生活,「我飾演女團主阿珠姐,要負責經營劇團、安撫演員的情緒、打戲路(找演出)、甚至演員受傷,也得展現十八般武藝幫忙上台演出」。她說:「民國50、60年代演歌仔戲是被人看不起的行業,有很多人把劇團解散,但是也有人堅持到現在,當歌仔戲面臨生存危機,大家如何努力一起度過難關,《散戲》不是悲劇,而是會讓人笑到掉眼淚,充滿希望的一齣戲。」

明華園總團《散戲》傳統戲中戲《秦香蓮與陳世美》荒謬版演出。圖/明華園總團提供

製作人陳昭賢表示,身為明華園第三代,永遠記得高中時讀到《散戲》這篇小說時的震撼,多年後明華園總團把這個故事搬上舞台,依舊感動且受到激勵,「歌仔戲是美麗的傳統不是停滯的歷史,在各個時代不斷的求新求變,不是因為我們『背骨、叛逆』,而是我們需要生存,對於劇團經營者來說,『創新』才是歌仔戲最大的傳統,即便戲還沒演就『散戲』,對傳統戲班來說是禁忌,但我相信如果明華園不演這個戲,就沒人敢演了!」

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表示,40年前明華園藝術家族帶著八大卡車的布景道具,從屏東來到台北國父紀念館,父親陳明吉老團主讚嘆它的宏偉壯觀就像「開封府」,象徵著歌仔戲終於走進神聖的藝術殿堂;經過40年的努力,這次明華園總團把「開封府」搬進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國際級劇場,「我們用這段歌仔戲從內台戲院流落野台的時代故事,向走過艱困歲月的前輩們致敬,也展現明華園歌仔戲40年來,在『現代劇場』守護傳統、推陳出新的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