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雯茜
人的一生需要多少杯子,就像人的一生需要多少衣服一樣,答案確實令人莞爾一笑,尤其對熱愛觀看杯子、購買杯子的人而言;尤其水杯、咖啡杯、茶杯、酒杯、湯杯……都和我們息息相關。
杯子的材質多元豐富:有透明清澈的玻璃杯,適合靜靜察觀色彩;有古拙樸實的陶瓷杯,透過摩挲冰熱溫度發思古幽情;亦有耐摔耐用的不銹鋼杯,堅硬剛強現代感十足。造型則五花八門,可愛動物、優雅風格、低調奢華、科技風潮……從中可想見使用主人的性格,彼此各取所需,互不干涉。
印象中赴日本旅遊買回的小樽櫻花玻璃茶杯組,杯身有著雅致描花粉紅花瓣,當初一見鍾情愛不釋手,覺得不買一定會有魂牽夢縈的相思遺憾之苦,當然立馬買下小心翼翼攜回。另外一對古味十足的美濃陶土附蓋對杯,是約二十幾年前舍妹餽贈的。她赴美濃旅遊時特地請店家在杯身鐫刻我和先生的名字,是獨一無二的,杯子無形中也見證我們姐妹的情誼。而目前常用的是前幾年學生畢業時家長送的禮物,杯蓋上躺坐一隻慵懶的貓咪,杯身是一抹綠,似乎提醒我不妨在閒暇之餘多多輕鬆徜徉於大自然吧!
雅俗共賞下,所有的舊愛新歡杯子在喜新戀舊下,發揮生活美學陪伴我日常晨昏。我與杯子相輔相成相伴共融,共度生命中的起承轉合和酸甜苦辣。即使杯身碎裂,仍瑕不掩瑜,依然可以水耕或土種植物,發揮僅存的價值,美依然幽暗存在。唐代劉禹錫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則認為杯不在貴,有愛則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