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急速衰退 小琉球觀光拉警報 |2023.10.18 語音朗讀 5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綠色和平實地走訪並針對6個遊憩點進行海洋生態調查,發現小琉球沿岸魚類資源幾近枯竭、物種單一化,且珊瑚生態衰退。圖/綠色和平提供 【本報屏東訊】屏東小琉球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與海洋生態,成為旅遊熱門景點,2021年約200萬人次、2022年250萬人次登島,卻也讓當地面臨生態危機。綠色和平實地走訪並針對6個遊憩點進行海洋生態調查,發現小琉球沿岸魚類資源幾近枯竭、珊瑚生態衰退;學者建議應改善人為汙染破壞、設定海洋保護區。綠色和平18日舉辦「無魚海洋 枯竭觀光—小琉球海洋生態調查」記者會,指出觀光熱潮雖為小琉球帶來百萬遊客榮景,但當地海洋資源卻正瀕臨枯竭,若現況持續,小琉球珍貴海洋資產將消失殆盡,拉起觀光產業警報,呼籲加強珊瑚礁保育,且立法院應盡快送出「海洋保育法」草案。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指出,2023年8月綠色和平團隊實地進行海洋生態調查,採用「穿月線」法於水下10公尺執行定量觀察與底質監測,調查範圍包括山豬溝、杉福、肚仔坪、花瓶岩、龍蝦洞、蛤板灣6個遊憩地點。圖/綠色和平提供調查結果顯示,小琉球沿岸的魚類密度極低,多處遊憩點每平方公尺內的魚連1隻都不到,比如龍蝦洞、蛤板灣每平方公尺分別僅有0.5與0.4隻魚,密度最高的肚仔坪每平方公尺也只有1.1隻魚;其中杉福、花瓶岩、龍蝦洞等遊憩點,魚類的單位面積個體數皆呈下滑趨勢,以花瓶岩變化幅度最大,由2010年的2.5隻滑落至今年的0.6隻。鍾孟勳進一步說,在這6個調查點發現,花瓶岩珊瑚礁的覆蓋率狀態呈「失能」,肚仔坪、龍蝦洞、杉福、山豬溝皆為「衰退」,僅蛤板灣為穩定;且各樣點的珊瑚礁系統皆出現「優勢物種單一化」傾向;此外,杉福跟花瓶岩兩地的指標性物種數量就較2011年大幅滑落,分別從15.26% 與 26.48% 大幅降低為 .61% 與3.2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說,珊瑚礁有建造陸地、保護海岸的功能,對於魚類、觀光資源非常重要;若覆蓋率少於10%達「失能」狀態,失去造礁的功能,沒有辦法孕育魚類。樊同雲指出,小琉球是的情況是雪上加霜,人為汙染再加上氣候衝擊,因此衰退非常嚴重,建議先改善人為汙染破壞,設立保護區並嚴格執法,配合當地社區的合作轉型,才是比較有效的作為。圖/綠色和平提供 前一篇文章 資源循環促進法今首場研商 要將廢棄物變資源 下一篇文章 努力減碳排 航空業擴大使用永續航空燃油 熱門新聞 01【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2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5【經典新話】歸亞蕾 超越世代傳奇影后2025.11.1506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⑨2025.11.1507【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08【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2025.11.1509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2025.11.1510【生活蔬食】勾勾銀耳心恬漾2025.11.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