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冰箱 冷藏食物多12倍

 |2023.10.08
2694觀看次
字級
荷蘭設計師發明地底冰箱,創造一個適合現代人儲存食物的空間。圖/取自Groundfridge臉書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不少企業近年來也搭上這股風潮,相繼推出各種主打節能省電的電器。荷蘭設計師斯昆德貝克(Floris Schoonderbeek)將古代智慧結合現代科技,發明一款能比傳統冰箱多收納12倍食材的「地底冰箱」(Groundfridge);該冰箱在斯昆德貝克的設計下,憑著土地隔絕高溫的特性,以及夜晚比較冷的空氣,成為一個適合現代人儲存食物的空間。

在電力、冰箱問世之前,數百年前的人類都依賴地窖保存食物,直到冰箱在民間普及後,這種古老智慧才逐漸被取代。向來關注永續環境的斯昆德貝克指出,他發明「地底冰箱」時,依循了以往的理念,透過新的技術發掘一些舊有產品——地窖的新價值。

地底冰箱由手工聚酯纖維打造,重量達300公斤,比一般冰箱重20倍;儲存容量則達3000升,堪比12個家庭冰箱的食材,或是容納2個人站立。其外觀看起來就像一顆圓球,冰箱門採用綠色的設計,是為了讓其能夠完美地融入大自然,冰箱的「機身」採用白色則是為了反射光線。

圖/取自Groundfridge臉書

夏季躲避陽光 冬季禦寒

地底冰箱的運作原理,是透過土地隔絕溫度的特性,達到在夏季時躲避陽光照射、冬季時抵禦寒冬的效果;其還附有2套電池驅動的降溫系統。第一套系統會將內部熱空氣排出,並讓外面的冷空氣流入。地底冰箱的官網指出,最適合啟動的時間是在晚上,因為夜間的冷空氣能有效降低內部的溫度。

另一套系統則可在最高溫時啟動。它會吸入內部的熱空氣,將它降溫後再排回到地底冰箱,就像小型冷氣一樣讓裡面保持涼爽。

圖/取自Groundfridge臉書

斯昆德貝克說,地底冰箱全年可保持約10℃的溫度,與普通冰箱的4℃左右相比,溫度較高,卻是保存水果、蔬菜等糧食的理想選擇。至於最關鍵的耗電,地底冰箱每年只需要電池提供約40度電即可運作,與1年耗費約200~300度電力的冰箱相比,只要一般冰箱5分之1的電力。

Groundfridge的公司也建議,為提供充足的遮蔭效果,顧客可在冰箱周圍種滿耐旱型植物。

不過,民眾要購買「地底冰箱」,除了需要至少1.19萬歐元(約新台幣40萬元),還需要約64平方英呎的空地來掩埋它。

根據斯昆德貝克的估計,「地底冰箱」可收藏約76坪農地的收成,夠1家5口吃上半年。

圖/取自Groundfridge臉書

黏土冰箱 可存放蔬果1周

除了荷蘭,印度陶匠帕賈帕蒂(Mansukhbhai Prajapati),則利用對黏土的了解,設計出一款不用電就有冷藏效果的黏土冰箱。

這台黏土冰箱上頭裝有一個儲水槽,水會沿著冰箱兩邊的空隙流下,冰箱內的熱能就會隨著水分蒸發而降低,內部比外頭溫度還低10~20℃,蔬果類食品可存放1周,且只要加水就可重複使用,不需維修。黏土冰箱售價只要3千盧比(約新台幣1400元),非常適合窮困民眾購買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