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鍛鍊】讓自律像吃飯 喝水一樣簡單輕鬆 文/湯小小(寫作達人) |2023.10.07 語音朗讀 7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想自律性的做某件事,就把它變成一種習慣,跟每天要喝水一樣的自然。圖/Pexels如果規定自己每天讀10頁書,就堅持下去,不要違背原則。圖/Pexels給自己貼上正面標籤,可提升自律感。圖/Pexels想成為一個有自律的人,一定要把想養成習慣的事情寫進每日清單裡。圖/Pexels 文/湯小小(寫作達人)當一件事情被養成習慣後,根本不需要自律,你會本能地去做它……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律變成一種習慣呢? 洗臉、刷牙、吃飯、喝水這些事情你覺得困難嗎?不,你會覺得很簡單,這些事我們做了幾十年,早已成為一種習慣,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當一件事情被養成習慣後,根本不需要自律,你會本能地去做它,不會排斥、不會厭倦,甚至不覺得有絲毫的痛苦。我現在對於寫作的態度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我堅持寫作十二年太厲害了,但其實對於我來說,它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哪天不寫我就渾身不舒服,覺得這一天好像虛度了,三天不寫,我就覺得自己變得面目可憎。即使曾經有厭倦過,曾經覺得沒意義過,但本能驅使我繼續坐下來寫,頂多就是狀態差一點。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律變成一種習慣呢?一、不要違背原則作家村上春樹三十多年寫了十三部長篇小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逐漸衰弱,他決定利用運動來強化體能。他選擇跑步,每周堅持跑六十公里,不管工作多忙,天氣多麼惡劣,幾乎從不間斷。當然村上春樹也有過厭倦、不想跑的時候,但無論如何,他最終一定會去跑步,甚至還寫了本書《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什麼》。「違背了自己訂下的原則,就算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這是村上春樹的自律感悟。就像原本規畫每天讀十頁書,你堅持了十天,在第十一天的時候,不太想讀了,跟自己說:「算了吧,今天就不讀了,一天不讀也沒什麼影響的。」一天不讀書,確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以後每次不想讀的時候,你都會想:「算了,今天不讀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直到某一天你會忽然驚覺,自己居然一個月沒有讀書了,頓時覺得好懊惱,也會忍不住回想:「明明說好每天讀十頁,為什麼居然一個月都沒有讀呢?」這就是從你第一次破壞原則開始的。在習慣養成階段,不要輕易破壞自己訂下的原則,原則被打破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當然,你訂的原則一定是合適的。原則定下來以後,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想動,心生抵觸;另一種是可以很輕鬆地完成目標。對於後者,不需要把目標擴大,你可以選擇超前完成。例如,你計畫每天看十頁書,但每天都忍不住看二十頁,不用急著改目標,這樣每天你都會很有成就感,因為你超前了呀!等習慣養成以後,再根據即時情況做調整。二、重複次數足夠心理學上有個結論,一個人二十一天都重複做一件事,就會養成習慣。當然,這個結論並非無懈可擊,也有人說,需要重複六十六天。每個人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要想養成習慣,就需要重複足夠的次數,讓大腦和肌肉形成記憶,就會本能地想去做那件事,而且愈做愈輕鬆。所以,你想養成哪種習慣,重複去做就好了,直到它成為你的一種本能反應,但重複是一個相對枯燥的過程,怎麼能保證我們會一直重複下去呢?可以運用下列四點小技巧。1.從小習慣開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一開始不要挑戰很難的習慣,可以從小習慣開始。例如寫作,不要一開始就挑戰每天寫三千字,可以每天寫十字,這個目標特別小,完成度自然也會特別高。一種小習慣的養成,會讓你更自信,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一點點增加難度。當你每天寫一百字覺得很輕鬆時,可以改成每天寫五百字,以此類推。前期每天寫的一百字也不要浪費,你可以發文,這樣你會更有動力。2.一個階段只養成一種習慣。不要試圖一下子養成多種習慣,那樣難度太大,很容易堅持不下去,你的精力也會被分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所以不要貪多,一個階段只養成一種習慣就好。3.盡量固定時間。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固定時間做同一件事,更容易養成習慣,因為時間和事件綁定,大腦更容易記住。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也不用沮喪,頂多花的時間比別人多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4.把習慣寫進清單。一定要把想養成習慣的事情寫進每日清單裡,這樣可以提醒自己,時間一到就要行動,避免自己一忙就把它忘了,或者根本沒有預留時間。把習慣養成當作一項工作認真對待,你愈重視它,愈容易按時完成,自然也愈容易盡快養成習慣。在重複的同時,我們可以給所做的事情適當增加難度和趣味性,讓它一直都有新鮮感。總之,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你能保證一直重複做一件事,就是養成習慣的開始。三、幫自己貼標籤我曾經發文說過一句話:「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籤,如果一定要貼,記得貼好的,別貼不好的。如果你天天說自己是一個不自律的人,就會變得愈來愈不自律。」標籤是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你跟一個人還不認識,他人就告訴你,這個人「小氣、吝嗇」,你就會在心裡排斥他,跟他相處也會不自在,甚至處處提防,給這個人貼上「小氣、吝嗇」的標籤。一定要給自己貼好的標籤,不管是跟自己對話、跟別人聊天、還是發文,都盡量正向一點。我給自己貼的標籤是「堅持」、「高效」、「每天工作三個小時」、「寫作達人」。標籤都貼出來了,當然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會時刻要求自己,一定要高效,一定要能堅持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寫作這件事做好,一定要爭取每天只工作三個小時。當我自己實踐這些標籤時,傳遞出來的信號別人也能接收到,所以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很高效的人,並且非常能堅持,還很擅長寫作。這反過來又會督促我,一定要這麼做,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做不到,我的特色和優勢就沒有了。我們不要成為傳播負能量的人,更不要天天沉浸在自己營造的負能量裡。你的敵人,只有你自己。(摘自《在舒適圈自律》,幸福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減少毛小孩造成的過敏 獸醫師提醒這樣做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更年期營養照護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