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醫師賴芳宇提醒,秋冬時節是肺炎鏈球菌高峰,建議長輩們接種疫苗降低染病風險。門診情境照,非當事人。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74歲婦人,連續咳嗽三天、有濃痰,原以為是感冒,自行至藥局購買感冒糖漿服用,但症狀遲遲未改善,不但出現發燒、狂咳,甚至還「快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其右側肺部有大葉性肺炎跡象,經痰液化驗,證實是肺炎鏈球菌作祟,所幸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患者症狀逐漸改善,三周後順利出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賴芳宇指出,肺炎鏈球菌是呼吸道疾病常見的菌種,截至2020年,已發現100種不同的血清型,肺炎鏈球菌傳播途徑為吸入含有病原菌之飛沫,或直接接觸含有病原菌的口鼻分泌物,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造成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甚至引發侵襲性疾病,如敗血症、腦膜炎和心內膜炎,是老年人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賴芳宇醫師表示,呼吸道本身具有分泌黏液、以纖毛清除病原菌的功能,但「高齡」可能讓此功能降低,若本身免疫力下降或原本患有慢性疾病,就比較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可能進一步引發肺炎,甚至惡化成呼吸衰竭或其他器官損傷。
以上述婦人為例,到院時她的右側肺部已有大葉性肺炎,出現發燒、咳嗽帶黃色濃痰、呼吸急促等症狀,因此立即安排住院治療,雖然婦人血液培養並未分離出病原體,但是痰液培養有發現肺炎鏈球菌,詢問家屬後,得知婦人前幾年也曾為此住院治療,但始終忽略接種疫苗,沒想到今年再度「中標」。
賴芳宇醫師強調,為預防肺炎鏈球菌相關的侵襲性疾病,已有多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相繼被研發。因製作方式不同,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分為「多醣體疫苗(PPV)」和「結合型疫苗(PCV)」,國內也從2008年起,推動75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去年擴及71歲以上長者,今年則從本周起分三階段,擴大至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疫苗,擴大保護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