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八優加穴位 中醫養生有妙法

陳玲芳 |2023.09.29
2016觀看次
字級
中醫「八優養生法」中的「常梳髮」,不只用梳子梳頭髮,也要以「指腹」按摩頭皮。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醫養生,歷史悠久。在古籍《黃帝內經》中,就提到很多養生方法。中醫養生有哪些妙法?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義守大學暨義大醫院中醫部講座教授陳旺全,特別歸納出「四季養生法」、「八優養生法」與「穴位養生法」,鼓勵民眾多多效法,可以維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72歲的陳旺全中醫師保養有道,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因此成為同儕羨慕焦點。他常舉活到106歲高齡的前第一夫人宋美齡為例,「她能活得很長壽,靠的就是保養有道,正因為懂得保養,所以能夠減緩身體器官老化速度,讓自己看起來比同齡者年輕。」

深諳中醫調理之道的陳旺全,懂得利用中醫理論,加上善用天然中藥材,調節免疫力,強化內臟功能,「當器官功能強,人自然就會老得比較慢。」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陳旺全,是西醫免疫學醫學博士,深諳養生之道並且身體力行。圖/陳旺全提供

喝養生茶 吃當季水果

他多年來力行的「不老養成術」,包括取黃耆、山藥、顧腎氣的枸杞,藥材各10克,與500cc水煮20分鐘,濾渣後當茶喝。「這道養生茶,一般人都可以喝,如有糖尿病,枸杞的量要減少,以免血糖升高。」

陳旺全的養生之道,除了絕對不吃「烤、炸、辣」食物,每天早上一定要吃3種當季水果。他強調,水果最好在早上11點前吃完,才符合中醫典籍中吃水果的黃金時機,「早上吃補金,中午吃補銀,晚上吃補銅。」

中醫師建議每天早上吃三種當季水果,水果最好在早上11點前吃完,才符合中醫典籍中吃水果的黃金時機,「早上吃補金,中午吃補銀,晚上吃補銅。」圖/pexels

四季養生法

◎春季:易感冒,偏向食用溫性當令水果,如橘子、柳丁、蘋果。
◎夏季:避免中暑,以涼補為主,多吃綠豆、竹筍、絲瓜、胡瓜等。
◎秋季:溫補為佳,秋葵、玉米、山藥、香菇等都有幫助。
◎冬季:熱補為主,冬季蔬果外,偶爾吃些薑母、麻油料理。

中醫師建議秋季養生,以「溫補」為佳,多吃秋葵、玉米、山藥、香菇等都有幫助。圖/pexels

八優養生法

◎常梳髮:以指腹按摩頭皮。
◎常擦臉:雙手互搓36下後「乾洗臉」,先往外、再往內,各36下。
◎常運目:閉眼進行,眼球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各做7下,然後先逆時針再順時針轉圈,各轉動7圈。
◎常彈耳:上下或前後方向,以手指彈耳。
◎常搓鼻:在鼻翼兩旁用手指一上一下搓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過敏。
◎常扣齒:扣齒36下,停頓,再扣36下,連續7次。
◎常撫穴:按摩及撫摸關元穴(肚臍),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各36下,使任脈通暢。
◎常摩足:前後摩擦足底湧泉穴49下。

穴位養生法

中醫「八優養生法」中的「常摩足」,指的是前後摩擦足底湧泉穴49下。如能加上「足三里穴」之穴位養生法,當然更好。圖為腳底按摩示意圖。圖/pexels

◎常按曲池穴、合谷穴:提高抗病力,消除疲勞感,誘生干擾素、抑制病毒。
◎常按足三里穴:刺激腦部產生腦內啡,緩解情緒與疼痛。
◎常按三陰交穴(脾、腎、肝三經交會點):男性可神清氣爽,女性能消除婦科相關疾病。

10月1日周日下午2點到4點,陳旺全及許堯欽兩位中醫師,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分別主講「贏得歲月的中醫養生妙法」、「中醫調理治療心律不整有良效」。屆時,意者可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找到入口,或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