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郭道真/高雄市復華中學二年二班
所有人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驕傲,可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才是他們的驕傲。成人世界對年幼的我們來說是懵懵懂懂的,父母的職業常常是我們童言無忌的歲月中用來說嘴的事情。
記得在那無知的歲月裡,同學們總會相互探問對方父母的職業,那些會主動開口詢問別人父母職業的人,父母多半是公司白領、老師、醫師、藥師、律師等受人景仰的職業。我的母親是同學們口中那優秀的「師」字輩,爸爸則是一般普通平凡的家庭主「夫」。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還是因為受到守舊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影響,同學們雖然沒有直接對我嘲弄或揶揄父親沒有工作,但那壓抑不住的訝異表情和難以置信的神色,還是會從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來。
是的,無論是歲數、職業還是學歷,我的父母都相差甚遠,遠到連我都懷疑:這段不對等的愛情是如何能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無論是受人尊敬的母親,還是普通平凡的父親,自小在我心中、在我口中,都是值得驕傲的。
長大後我日漸明白,父母的職業是他們自己的驕傲,對孩子來說,真正值得我們向其他人誇耀、說嘴的,是父母對我們濃厚的愛。無視同學們難以置信的眼神,我總是比較常向同學提起我的父親。
小時候,母親總是南北奔波,常到外縣市出差,而我又特別黏媽媽,一到晚上就哭鬧,吵著找媽媽。每次我一哭鬧,不善言辭的父親就會抱著我,伴隨著口裡喃喃不斷的念佛聲來安撫我。他不會好言安慰,也不會不耐煩的喝斥, 就是溫柔的重複念著: 南無阿彌陀佛……我猜這是他表達愛與安慰的方式吧。
常常,我就在他的念佛聲中,感受著他身體的溫暖,然後不知不覺進入夢鄉。爸爸的念佛聲念進我的心裡,讓我心安,從那時候起,父親的存在就是我心安的存在。在往後的日子裡,無論是一早起床看見飯桌旁擺弄著早餐的父親,還是放學回家看見在廚房準備晚餐的父親,總會讓我感到莫名的心安。
我升高中那年,搬了新家,偶然聽到父親驕傲的對母親說:「為了買這個食材,我花了三十分鐘去舊家的菜市場買。」母親不解的問:「為什麼要跑這麼遠啊?這裡的菜市場也有啊!」爸爸充滿愛的語氣回道:「因為我們女兒愛吃那家的啊!」聽到這裡,我的心突然掉了一拍,霎時覺得自己的「心安」太過於「理得」,心中盪起了千聲「滋味怎麼樣?好吃吧?」「嘗嘗看,這鍋湯燉了一整天呢!」「我知道你喜歡吃這個,所以一大早就起來給妳弄了!」這些千言萬語,原來都是父親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