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女王柯亞 開創酸甜第二人生 文/袁世珮 |2023.09.26 語音朗讀 10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果醬世界冠軍」柯亞以交學術論文的方式來探索果醬。圖/吳致碩柯亞以編輯文字的精神,編輯果醬風味。圖/柯亞提供柯亞利用南庄橙研發兩種果醬參加今年的世界賽,奪下1金2銀。圖/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今年柯亞再次重披戰袍,於英國2023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共獲3金4銀3銅。圖/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柯亞實際走訪宜蘭的蘋果園。 圖/柯亞提供 文/袁世珮「果醬世界冠軍」的起源,只是北漂青年柯亞倦鳥返鄉時打發時間的一個起心動念。她以交學術論文的方式透徹研究、以編輯文字的精神編輯風味,最終踏上果醬的新大陸,14、15年來,開創出自己酸酸甜甜的第二人生。「我就是用『小題大作』這樣的角度來探索果醬,從果醬看風土、歷史、飲食文化。」柯亞從手作出發,到商品化、出國比賽得到冠軍,也是大作了1瓶小小的果醬。中文系出身的柯亞原本在出版社工作,後來辭職回到彰化養病,賦閒休養的時光悠長,正好拿到一份草莓果醬的食譜,正好又是盛產草莓的時節,她就動手玩了。「第1瓶很失敗,所以就激起兩件事情:我的好奇心跟好勝心。」柯亞說,本來以為果醬是簡單的水果加工技術,人人都能做,偏偏她的成品是髒髒的咖啡色、還很難吃,「為什麼我可以做到這麼難吃?難吃的原因是什麼?什麼才是好吃的原因?」柯亞開始跳下去研究。查讀資料 全盤了解背景 中文系的訓練出現了。柯亞說,以前在處理一部經典時,都會有角度、要畫出架構、找到新的切入點,要先有一個全知觀點,才能創造自己的看法,所以她展開「地毯式」的搜尋,把果醬的知識、飲食文化通盤了解,蒐羅台灣果醬、水果加工的歷史、做法、來源與影響,各種水果的種植環境、技術、農友與加工,糖的分類、歷史等。「就是在廚房做果醬、在路上了解這些水果,外加查讀資料。」柯亞笑說:「因為我大學畢業不需要寫論文,我就想把這件事當成是我的論文,好好地研究,再帶入自己的觀點。那時候帶給我樂趣的是這個。」10多年來下來,柯亞發現:「我從頭到尾都沒試圖把它變成一個事業,沒打算靠它來賺錢。可能正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那麼著急,非得在什麼時間點達到什麼目標、或是收到怎麼樣的利潤。」疊加水果 突破單一口味 因為一開始當學問研究,柯亞「玩」得很起勁。那個年代,台灣的果醬多為單一口味,她就想玩不一樣的,例如把很台灣的芭樂弄成果醬、或者把水果和水果疊在一起呈現兩層次風味。柯亞為此又去研究咖啡、茶、花、香料等等任何可以加進果醬的東西。「認識這些氣味,等於是累積氣味的資料庫,很像中藥行,抽屜打開就可以抓什麼東西放在一起。」柯亞說:「主要是想要創造自己對於果醬的看法,所以就把生活經驗,例如看書、旅行或是今天跑去山上吹了一陣風,這陣風給我的感受是什麼,都放進果醬裡。」「我是用水果在編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封存很多對於氣味的記憶。」柯亞還有一個「果醬圖書館」的想像,所以命名時不會用單一的口味,例如「茉莉島嶼」就是彰化的茉莉花、鳳梨加黃檸檬,「這些線索組合在一起,就是我做果醬最大的樂趣跟原因。」深入台灣風土 上山下海找食材為了研究,柯亞上山下海找食材,聽說嘉義中埔的栗子好,她一頭鑽進去,被蚊子叮到蕁麻疹過敏送急診;在南投被整山的橙花香感動;或者到宜蘭海拔2000多公尺處下車,接著手腳並用往上爬,到最沒人煙干擾的地方找到最好的蘋果。市場買水果不就好嗎?柯亞笑說:「因為我愛跑。只有這件事情才能帶著你到處上山下海,去感知台灣的風土。」一開始是在社群平台噗浪(plurk)上的朋友想買,柯亞也不懂定價,用word檔做標籤印出來,貼上就賣了。再後來,受邀到一個市集活動上,第1天只賣了1瓶、只賺了90元。但就在那場活動上,認識了一位品牌的副理,對方以消費者身分買了果醬,吃了半個月後就決定談合作。柯亞如今回想,那位副理真的幫了大忙,教她去做營利事業登記、學著報稅、做營養成分表。柯亞的果醬,脫離了手工印製標籤然後又被浸溼模糊的玩票階段。重大里程碑無疑是2019年拿到世界冠軍。柯亞早在2016年就躍躍欲試,到2019年才因為有了英文能力強的同事幫忙報名,正式出國比賽,但她也沒有特別迎合比賽開發口味,「我可以告訴消費者,我就是給你這樣的的東西,而這樣的水準到了世界上,得到這樣子的評價。」全球有3大果醬大賽,法國、日本與英國,柯亞參加的英國彭里斯(Penrith)「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是其中最大的。接到奪冠的越洋電話時,柯亞笑說:「本來聽不懂英文,瞬間什麼都聽懂了。」接下來就是興奮地1天1夜沒睡,以及里程碑之後的變化。今年3月柯亞再次參賽,以台灣特有種柑橘南庄橙、桂花、龍眼蜜、檸檬、桶柑鋪陳「台灣香」,包辦3金4銀3銅。創作者角色轉換 學習經營管理「本來是一個人自由自在,用freelance的概念,隨心所欲一點。」柯亞說,拿了獎之後,商行變成公司,有了同事、公司化、SOP跟經營都冒出來了。「本來我把自己當創作者,現在是管理者,要管理就要先自我管理,可是自我管理是創作者最容易放在最後面的。」柯亞笑說:「最大的轉變就是在這裡。要負責任,可是負責任正是我不擅長的事情。」但有些事情沒有改變,柯亞這幾年來還是持續跑產地,現在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是找到合適的農友開發一些更適合入果醬的水果。柯亞先前在春天時就多次拜訪一位台灣種草莓的祖師爺級農友,希望在現有香水品種外,開發出更多元的品種。「去到歐洲跟日本之後,就發現他們的果醬文化可以這麼深入,是因為他們的農業在支持。」柯亞舉例,歐洲光是蘋果就有2、30種,有適合做甜點、果醬、沙拉或鮮食,不像台灣多數還是以鮮食為主,所以她想改變這種狀況。雖然柯亞自謙,她的商業規模還很小,但正是「小題大作」讓她的果醬消遣帶回了多面世界獎牌,並且改變自己的人生。這個「小題大作」的配方,還在進行中。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前一篇文章 分享血癌換肺經歷 林禹宏激勵病友 下一篇文章 傅尹志創新微創器具 病患免挨大刀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商業空間設計 宋毅融入時尚美學吳書原設計景觀 融入新荒野美學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廣告人龔大中 用創意與社會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