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佛學論文發表會來賓 見證百萬人興學奇蹟

江俊亮 |2023.09.24
570觀看次
字級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在學校圖書館「無盡藏」前歡喜合影。圖∕記者江俊亮
佛光山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覺明法師(右)帶領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人員參訪南華大學。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共60人,24日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分組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參訪佛光山南華大學,在中道樓前欣賞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圖∕記者江俊亮
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24日在佛光山南華大學「中道樓」前,與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合影。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主協辦單位、發表人、觀察員等嘉賓共60人,24日前往佛光山南華大學參訪,除了參訪「無盡藏」圖書館、e學苑、永續綠校園體驗外,下午更參觀「百萬人興學紀念館」,見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民辦大學」的「人間奇蹟」。

由佛光山叢林學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22、23日在佛光山「雲來集」會議廳舉行,與會來賓24日分乘2輛遊覽車前往南華大學參訪,受到南華大學副校長高俊雄講座教授、宗教學研究所所長覺明法師率全所師生列隊迎賓。

參訪來賓包括華梵大學前董事長仁華法師、圓光佛學研究所教務長性嚴法師、圓光佛學研究所輔導長性儀法師、華梵大學助理教授聖因法師、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徐聖心、慧炬機構執行長陳春有、慧炬佛學會副秘書長許文筆、中山大學研究所教授越建東等人。

主辦單位表示,南華大學是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創辦,秉持「生命力帶動生命力」的精神推動生命教育,每年舉辦成年禮、開設「正念靜坐」必修課程,更透過「珍珠培育」計畫,發掘學生潛能,連續8年獲教育部設立生命教育中心、4度榮獲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等殊榮,校長林聰明更獲頒110年生命教育特殊貢獻人員獎。

副校長高俊雄表示,南華大學校園面積約63公頃,學校重視身心靈環保與環境永續,長期推動節能減碳與環境教育,全校綠色覆蓋率達75%,環境優美,生態豐富。為強化學生數位專長,學校運用智慧科技,打造數位學習中心「e學苑」,讓學生的學習不再侷限於教科書。

華梵大學前董事長仁華法師表示,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從民國50年起就有交誼,他們都一直心懷付出、以宗教的熱忱關懷社會,尤其兩人都看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兩人都創辦了大學,相信社會只要有這股清流在,國家一定會安定。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徐聖心指出,經過兩天的對談之後,對於星雲大師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佛學教育這把火,可以燒得更旺、更亮。慧炬機構執行長陳春有表示,這兩天他看到最珍貴的風景是微笑,或許佛菩薩就是用這種歡喜心的頻率來帶領我們,歡迎大家懷著歡喜心,踴躍投稿。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覺明法師表示,這次參訪南華大學安排有「無盡藏」圖書館、e學苑、永續綠校園體驗、校園巡禮、百萬人興學紀念館等5大亮點,很高興有機會讓學界與教育一起融合交流,這次表揚的優良論文首獎,是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6年級學生陳貴弘,他花10年時間完成,難能可貴。

與會來賓由南華大學圖書館館長賴淑玲引導參訪TED演練室、實體攝影棚、剪輯室、3D創意中心、數位翻轉教室等設施;學校永續中心主任洪耀明則介紹永續中心的模擬土石流、雨量計、氣象站等設施,落實低碳校園、資源回收、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永續目標。

與會者下午參訪南華大學「百萬人興學紀念館」,由主任妙謙法師介紹紀念館的興建緣由,並分享星雲大師「百萬人興學」理念,以每人每月捐資100元,凝聚百萬人的心力,如今已創建南華、佛光、美國西來、澳洲南天、菲律賓光明等5所大學,更首創「一校註冊,五校選課」的雙聯制學位,這種「全民辦大學」的願力,可謂罕見的「人間奇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