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攝取最重要 營養師建議這樣吃水果 |2023.09.23 語音朗讀 21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健署建議,水果含較多果糖與葡萄糖,熱量較高,應謹慎控制吃下的量。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超市內可見不少火龍果、香蕉及柚子等中秋節應景水果。國健署建議,水果雖然和蔬菜一樣具有不少維生素、膳食纖維及礦物質,但也含較多果糖與葡萄糖,熱量較高,應謹慎控制吃下的量。不少民眾外食取得蔬菜不易,認為水果健康就多吃,但若以水果取代蔬菜,對減重、糖尿病者而言,可以偶爾為之,但不建議經常或長期這麼做。開業營養師黃君聖表示,水果糖分比蔬菜高,建議攝取時,以自己的拳頭作為計算標準,1個拳頭約為1分,1天可以吃2顆拳頭大小的水果。但水果大小與甜度也有差異,建議食用的量也無法一體適用。若排除果皮、種子等部位以公克數計算,小番茄1天可以吃到206公克、木瓜152公克、火龍果122公克、芭樂153公克。但若是甜度較高的香蕉及釋迦等水果,可能只能分別吃到68公克及56公克。水果糖分比蔬菜高,建議攝取時,以自己的拳頭作為計算標準,1個拳頭約為1分,1天可以吃2顆拳頭大小的水果。圖/freepik黃君聖表示,除香蕉及釋迦,巨峰葡萄、櫻桃、榴槤等水果糖分偏高,建議每日攝取不超過100公克;哈密瓜、鳳梨、芒果、蘋果、奇異果及藍莓等,含糖量較低一些,每日攝取不超過100至150公克。甜度較低的小番茄、木瓜、蓮霧、芭樂、楊桃、蜜桃等,則1天可以吃到150公克以上。哈密瓜、鳳梨、芒果、蘋果、奇異果及藍莓等,含糖量較低一些,每日攝取不超過100至150公克。圖/freepik黃君聖指出,水果本身除果糖外,還有維生素C、礦物質等營養素,建議適量食用而非都不吃,因此了解自己1天可以吃的份量是重點。若民眾為外食族,難以好好攝取蔬菜水果改喝精力湯,黃君聖表示,為求方便可以精力湯方式攝取,但同樣也須注意份量。加上蔬果打成精力湯吸收速度更快,很可能會造成血糖飆升,建議水果仍盡量以直接食用為主。水果本身除果糖外,還有維生素C、礦物質等營養素,建議適量食用而非都不吃,因此了解自己1天可以吃的份量是重點。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臉書開放分身帳號 可根據情境切換 下一篇文章 新北小抹香鯨擱淺 動保處協同救援擇期野放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3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4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5【詩】再現綠川2025.11.0706【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8佛光山深耕紐西蘭 毛利族傳統禮致謝2025.11.0709【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1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154縣道榕樹藏危機 評估移樹鳳凰來襲 菜農搶收和時間賽跑芬普尼蛋場 食藥署:逐批查驗玉山觀高山屋 下月起收費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