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士下月將可來台觀光,交通部提出陸客來台配套措施,並將掃蕩景點的「鏢客」,而台北市議員訪問調查顯示,大陸人士再度來台旅遊的意願很高,但認為行程太緊湊、購物行程太多,使旅遊時間不足,及團費、物價太高,議員更指出景點遊覽車停車位不足,也缺乏夜間景點。
從中央到地方彷彿以「接財神」的心態對待陸客,但筆者質疑,如果沒有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政府會整頓這些觀光亂象?
行程安排緊湊是因為壓低團費,將成本轉嫁到購物/行程,導致觀光品質低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觀光區鏢客橫行已多年,經常有受害民眾投訴,但有關單位卻不當一回事;景點停車位不足是普遍現象,可是沒有單位出面解決。如今陸客將來台,從中央到地方都示範的優質行程,以導正風氣,為什麼不早做?
究竟台灣的觀光發展政策為何,是要將陸客看成「金雞母」,還是要打造優質的觀光環境,讓國人、其他外國觀光客也能享有高品質的休閒遊憩環境?
從政府為陸客來台打造的配套措施來看,恐怕還是前者,並沒有長遠的發展觀光政策,所以筆者建議,政府必須眼光放遠,以迎接陸客的措施為起點,徹底改善觀光環境,讓國人、其他外國觀光客,享受和陸客一樣的「優質行程」,才能真正提振光產業,否則看小不看大,效果恐怕有限。
望梅(高雄市/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