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 擦亮慈悲心

文/顏福南  |2023.09.14
1819觀看次
字級
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每個人都有慈悲柔軟的心,看見有人受傷流血,心裡會難過不捨;看見以多欺少,會想仗義相挺;看見弱勢孤獨,會想支撐扶弱,這些天生的慈悲心就是人性本善的明證。善良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讓我們在群體生活中相互照顧,悲天憫人,延續生命。

然而,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經歷了生病疾苦、挫折困難和親友往生等折磨,以及忙碌與壓力養成自私的心態,我們的心腸不再柔軟,慢慢的視若無睹,看見群體暴力時,躲避、冷漠,深怕殃及自己;看見有人意外受傷,選擇逃離,害怕自己捲入是非;看見孤苦伶仃,視而不見,擔心遭到詐騙,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離,只想自掃門前雪,在自身之外築起一道高牆,拒絕溫暖與正義。

人際互動愈來愈少,大家不想多管閒事,沉默的大眾助長了不公不義,冷漠成為另一種無情。幾年前一位八旬老翁騎自行車出門,遭肇事逃逸的機車騎士撞倒,躺在馬路上近十分鐘,竟無人上前救援,眾目睽睽下,再被一輛汽車輾過,送醫不治。幾星期後,報紙登載有一名婦女酒後不支倒在路旁,結果路人、附近住戶沒人理會,沒有人扶起她,而且還有一個路人順手牽羊偷走了她的錢包,兩件事同樣令人傷感,除了漠視,沒想到有人見死不救,還落井下石,趁機打劫。台灣自詡人情味濃厚,也曾被譽為「最美的風景是人」,是不是我們要思考、檢討多一些慈悲,多一點「雞婆」,多管閒事,擦亮心中的慈悲。

三年來疫情讓人際互動更疏離,鄰居雞犬相聞不相往來,多少朋友、家族聚會,大家比肩而坐卻低頭滑手機,社群、網路熱絡,現實生活中卻很冷漠,彷彿還停留在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我們應該走向戶外擁抱人群,為弱勢的團體送暖,扶持老人過馬路,捐助街友,讓座給婦幼殘疾,為獨居老人提供資助,並勇敢的協助受害者,社會多一些正義之聲,就會少一次不幸的災難。

對人慈悲也是對自己慈悲,我們可以從很多義工臉上散發的微笑得到印證。這些義工不問收穫只求耕耘,付出是最快樂的,當每一個人都願意捲起袖子多管閒事時,善緣也會愈來愈多,社會就會和諧溫暖。

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天使,我們與生俱來的慈悲心是上天給我們安身立命、相互共好的資產,除了慈悲寬容別人外,我們更要積極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群服務。我們要擦亮慈悲心,點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