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沉吟》寶器分花

◎席澐 |2008.06.03
459觀看次
字級

日前在史博館看了一場花藝展覽,未看之前心裡有些納悶,史博館的展覽通常是比較偏重書畫文物,為什麼花藝能夠在這兒展出?

才踏入會場,只見眾花喧嘩,整個人頓時被花包圍。導覽老師領我們到一棵花樹前,樹上掛了不少用紅絲帶編的蝴蝶結,顯得喜氣盎然。老師告訴我們,人間四月是花神的生日,因此賞花之前,先要有一個向花神祈福的儀式,祈求並感謝祂賜給大地如此美麗的禮物。一旁的小花籃裡備有祈福用的紅絲帶,許多人低首斂眉,雙手合十,在這以花為證的小小空間裡,心事殷殷的祈,絲帶輕輕的繫,人與大自然的情意,便在其中婉轉。

花藝展名稱「寶器分花」,據導覽老師說,去年主題「妙趣凝香」以牡丹花為主,今年則定位在「花器」。花器是裝水養花的器具,也就是花木的「金屋」或「精舍」,花器因深賦時空與人文精神而被視為「寶物」,寶物有靈,藉著人為的撮合,將靈氣分與花草,自此,人、器與花三者之間,便都能生出一份無上歡喜。

事實上,自古以來,花道在中國甚或日本、韓國,於文人或宗教家的心目中,便是一門充滿哲理的藝術,以感恩的心將大自然盛開的花、草,迎奉到家裡,並且精心設計各式花器來配它,花器雖為養花之具,但所蘊含的意義,已然超越有形的器型之上。

老師也詳細介紹今年展出的花器分為:古董花器、傳統花器、現代花器、應用花器、創作花器五類,而每位作者運用花材插作的形式,也分別有:理念花、寫景花、心象花、造型花……等,不獨表達出內心的意象,也同時承天載物,讓寶器與花,做最優美的結合。

我無緣見識去年的「妙趣凝香」,但今年的「寶器分花」卻讓不懂插花藝術的我大開眼界。不管是大景或小品,不論是古器或新瓶,往往一枝平日也許毫不起眼的枯枝,搭配一朵小花,便讓人眼光為之一亮。

也有些作品意境太高,非我等庸俗之人可以領會,例如,有件名之為「阿賴耶識」的作品,完全表現一種形而上的意涵,相由心生,每個人所見所想,只能各自闡釋,即使說不清楚,但看著覺得美,也就是了!

很多古董花器歲數動輒幾千年,與這些尚未在時光洪流中被湮滅的耆宿比照之下,那些依偎其中的花枝草葉更顯得嬌弱而受寵,但不管壽齡長短,當下的相遇即是一種永恆,當彼此都在天地間,留下一個美麗的印記,那麼,身為人,如何能不對此而深深感恩呢?

寶器有靈,能夠分花,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又拿什麼來分與天地萬物?人類在這天地之間,總是慣性的求,求得之後,受用之後,便開始揮霍,於是能源問題、環保問題、暖化問題、糧食問題……,種種問題便都因此產生,長此下去,人類終將毀於自己的私利之中萬劫不復。

如果說,人人都是個寶物,那什麼時候才能讓我們學會,只分而不求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