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大專院校學生約占全國學生的四分之一,用電量卻占全國各級學校用電量六成二,而國中小學生比大專學生多一倍有餘,用電量卻只占兩成不到。
大學與中小學在人員編制、經費的差距不但過巨,而且還逐年擴大,僅就水電費而言,大學充裕到不虞匱乏,甚至連教育部官員都表示「太浪費了」,而中小學卻必須被迫中午熄燈吃午餐、午休,甚至被規定要節省一定比率的水電費。
台北市各中小學自去年起,被規定必須節省與前年同期百分之三的電費,市府不但要求按月上網登錄,用電超過預定標準的學校,還「務必」派員參加節能作文比賽,這種齊頭式的要求、把比賽當成懲罰作法,不但強學校所難,而且違反教育原則。
節約能源是學校教育的內涵之一,但是強制要求全市學校統一節能百分之三,是不正確的作法,因為各校情況不同,有的學校耗電設備、假日舉辦活動愈來愈多,用電量增加實屬正常現象,不能一概而論。
而且,學校為了達到市府要求,怪招百出,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關燈,是普遍的作法,其他如場地減少外借、天氣再熱都不開冷氣、假日減少辦活動等。
當國中小正大力「省電節能」之際,大專院校全年的電費卻多達六、七十億元,但各大學卻表示,因叫不動教授們,節能省電根本做不到,這種「中小學吃緊,大學卻緊吃」的不合理現象,教人難以心服口服。
節能減碳已是全球的重大議題,身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應該盡責,但也應該有個分寸和底線,更應該有全國一致的作法,不能放縱大學揮霍,卻只要求中小學「勒緊褲帶」,不平等也不公平。
异秈(台北市/教育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