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相關單位 保護青少年遠離毒害

趙麗雲(台北市/立法委員) |2008.06.03
668觀看次
字級

MDMA、GHB、MDA、N-N、DMA、FM2、Ketamine,或許一般人對這些名詞陌生,但青少年大都知道是「新興毒品」,而且青少年涉及新興毒品的事件時有所聞,例如北市國中基測結束,發現有學生在廁所吸食K他命,及毒梟利用大學生製造、販售K他命等。

更值得重視的是,近來有多名所謂「青少年偶像」,涉嫌吸食這些「新興毒品」,經媒體報導,讓易受同儕及次級文化影響的青少年,因好奇而試用,繼而沉溺,甚至伴隨各類自殺、自殘、暴力、性犯罪等偏差行為。

學者調查統計,有超過百分之二大學生坦承吸過毒品,即使現行法令只對半數新興毒品管制(毒品煙害防治條例只對第一、二級毒品施用、持有裁罰,對第三、四級毒品無管制),但教育部軍訓處列管有案學生,去年已近三百人,比二○○五年多兩倍。

而且,今年以來國高中(職)驗出兩百多例,較去年多七十餘人,有案的最年輕藥物濫用者才八歲,可見青少年濫用毒品的嚴重。

國內毒品及非法藥物由民國六十年代「就地取材」的強力膠、速賜康,七十年代的紅中、白板、青發等安眠類藥品,以迄七十年代末期自國外進口的安非他命、海洛因,種類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與科技進步,不斷推陳出新。

如今新興的合成毒品如MDMA(俗稱快樂丸、搖頭丸)、GHB(X液體、液體快樂丸、憂鬱熱情等)、FM2(強姦丸、十字仔)、MDA(搖霸、high客)、-N-DMA(二甲基安非他命),及麻醉藥物K他命(K仔、卡門等)種類、數量急遽增加,因為政府管制不周、民眾認知不足,及容易取得等緣故,濫用族群年齡層不斷下降,令人憂心。

今天是六三禁煙節,遙想一百年前鴉片危害,是因政府、社會在初始階段輕忽、管制不周,使社會名流引為風尚,因而氾濫下延至年輕族群,終至侵蝕人民健康,動搖國本。

呼籲政府須整合教育(包括家庭、社教機構)、宣傳(包括大眾傳播、媒體網路)、管制、稽核(包括通報與查緝),乃至法制作業(尤其是法律須隨新興毒品發展而修正)等相關單位,聯手出擊、防微杜漸,以保護青少年遠離毒害。

趙麗雲(台北市/立法委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