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猴王 朱陸豪無悔京劇人生 文/陳昭妤 |2023.09.05 語音朗讀 45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朱陸豪(左1)年幼時因家境窮困,被送進劇校就讀,圖為朱陸豪全家人合影。圖/朱陸豪提供朱陸豪回憶初演「美猴王」時,曾被評演得不到位,因此奮發研究,最終演成代表作之一。圖/朱陸豪提供朱陸豪(中)2018年開始回到京劇教學第一線,期待能為傳統戲曲培育出更多新血。圖/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曾在戲曲之路上感到迷惘甚至轉行,但繞了一圈,朱陸豪最愛的仍是表演。圖/沈昱嘉 文/陳昭妤 年輕一輩認識「朱陸豪」,多來自電視、電影,他總在主角身後,扮演恰如其分的配角,如前些日子熱映的劇集《茶金》裡,那讓郭子乾掛心難捨的老茶師,戲分不多卻深刻。但其實,在投入近一甲子的京劇舞台上,朱陸豪早早是個呼風喚雨的大角了。即便拿過金鐘獎,影視成績也斐然,他心中最掛念也最眷戀的,還是京劇。早年台上的他,演的多是剛烈的林沖、武松、趙雲等武生。直到23年前,遇見「美猴王」一角,朱陸豪憑著紮實的田調和雕琢,終創造出難以取代的標誌性作品。初演被否定 到動物園揣摩神形事實上,1982年初演《美猴王》時,朱陸豪曾被眾多前輩和觀眾撻伐:「根本演成狒狒。」非體型問題,而是對猴子一角的理解,流於表面。「我個性好強嘛,被這樣批評後,就決定好好來研究猴子。」彼時網路不發達,沒有YouTube等串流平台可使用,他只好土法煉鋼,買票進當時的圓山動物園,抱著一罐礦泉水,就這樣在籠外觀察猴子一整天。但觀察只是第一步,朱陸豪隨後又跑到中國大陸,找上山東京劇院裡的資深「猴王」白雲明。同為武生出身,他回憶當時白雲明給自己最重要的提點便是:「演武生要用力、要放大,但演猴兒你得放鬆,把自己縮小。」這讓朱陸豪醍醐灌頂,從身段到心態都開始轉換。隨著國內外巡演,他再依據觀眾反應,融入獲得好評的即興表演,捨去過多的武場配樂,加入大量國樂及逗趣的卡通化演出和互動,樹立起難以被超越的「美猴王」。面對表演,朱陸豪的耐心好似永遠磨不盡,但他說這非天性,「而是劇校留給我的。」朱陸豪其實出身戲曲家庭,媽媽年幼時因被賣至唱客家大戲的養母家中,開始學唱戲,後為了生計轉唱歌仔戲。在那年代,懷孕了也得上台,「所以我還在娘胎裡就開始聽戲了。劇校血淚史 認分吃苦年少成名朱陸豪坦言進劇校前,家裡窮得連荷包蛋都沒讓他吃過。朱爸爸是撤退來台的退伍軍人,平日陪著唱戲的妻子四處跑,買菜做飯洗衣服,空閒時就去市場擺攤,從制服賣到捕蟑螂板,仍無法負荷岳父岳母賭博造成的入不敷出,「所以我爸當時一聽到陸軍開了國劇訓練班,全公費招生,立刻就把我跟姐姐送去台北報考了。」那個國劇訓練班,正是後來的「陸光劇校」。9歲的朱陸豪考上了,落榜的姐姐則被送到陸光豫劇隊當學徒,後也成了知名女角。只是,愛看武俠電影的小朱陸豪,彼時對京劇毫無頭緒,僅僅幻想自己未來能像個大俠飛簷走壁。「結果進去第一天,我就嚇到了。」在劇校的日子,宛如電影《霸王別姬》,朱陸豪多年後看,仍哭得涕淚縱橫,「因為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但好強的他,每回被打,還是抹抹眼淚,起身認分地練。旋子轉不好,那就半夜早別人幾小時起床練,「到後來我最高紀錄可以連做40個旋子。」嚴師穆成桐看在眼裡,其實已知道這孩子未來終能成大器,果不其然,朱陸豪成了「科里紅」,即未出科班時就已年少成名。嘗試舞台劇 突破局限磨出潛能「朱陸豪」坦言,在劇校的那10年,自己對京劇其實沒太大興趣,「完全是為了減輕家裡負擔而練。」畢業那時,台灣正流行刀劍片,拍電影比待劇團賺更多,不少劇校出身的就直接轉作武行,為了幫忙家裡,朱陸豪本也打算去拍電影,直到退伍前半年,某回到台北勞軍,他抽了空檔去國父紀念館觀賞崑曲《牡丹亭》,「當時最紅的青衣叫徐露,我邊看就覺得,她身段真美!連轉過去的背影都有情緒,當時就在心裡起了很大的漣漪。」這個漣漪,成了朱陸豪決定回到京劇圈的關鍵。「我就想,從小為了京劇這樣挨打,出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如果連試都沒試就改行,那不是很可惜嗎?」在劇校的那些年,無形間建立起他對傳統戲曲的認同,朱陸豪總感覺自己「在戲台上出生,是個戲曲人。」就這樣,退伍後他選擇回到陸光國劇隊,從二線跑龍套,熬到前輩離開,孵了3年,終成第一線大角。那3年間,就算演著小角色,甚至沒戲演,朱陸豪也是天天早起吊嗓、練功,不曾荒廢,「所以我常告訴我學生,不要認為沒機會就放棄,隨時準備好,機會來了你就能頂上。」這樣的態度,在他決定從京劇舞台退下,轉往影視圈時,起了很大的效用。2000年前往巴西演出《美猴王》時,朱陸豪其實已發現自己的體力跟不上巡演強度。「當時一連演4天,唱作念打、翻滾,足足90分鐘,每次耍完金箍棒,幕一落我就躺在地板上大喘氣,每個人都過來問:『老師你還好嗎?』我說:『我快休克了!』」將自己歸零 從基礎開始內行有句話:「京劇舞台不養老、不養小,只養你最輝煌的那一刻。」於是回台班機上,朱陸豪下了決心:「不演了,交棒!」只是心底還熱愛表演,除了演戲,似乎也轉不了行了。就在此時,好友李國修邀自己到屏風表演班,試試舞台劇,為他敞開了另一扇可能,卻也讓他發現自己的局限。「沒有騙你,脫掉古裝,穿上時裝後,我不會演戲,連講話跟走路都不會。」京劇訓練讓朱陸豪講話習慣上韻,台上哭和笑也多是假的,但舞台劇,什麼都得是真的。他回憶演出第一齣舞台劇《蟬》時,李國修要他念信念到落淚,「我根本哭不出來!」在屏風,有「不會哭,就不能畢業」的信條,朱陸豪只得將自己歸零,當個表演新人,從頭學起。電視劇亦然,除了要適應多機拍攝,走路、轉身也都得自然,不能如京劇那般刻意為之。「好在我很幸運,每到一個新領域,都遇到很磨人的導演,連帶也磨出我的潛能。」跨界學習卸光環 成全方位演員「其實每一次的跨界,我都給自己定一個座右銘,那就是『不要想著你是朱陸豪,你是新人,你要從零開始。』」他坦言剛褪下京劇名角的光環時,從眾人簇擁,到電視劇工作人員對著自己冷喊:「那個男的,過去一點!」多少覺得失落、傷感,甚至有些自卑。但隨後他想想,「境隨心轉」,與其糾結過往風光,不如試著接受現在,當個新人,也學習新技能。於是他捨去矜持,主動請工作人員幫忙自己對詞,融入拍攝現場。隨著演的戲多了,信心強了,也就慢慢放下身段。如今,已是能悠遊各個表演領域的全方位演員。曾經內向、壓抑的孩子,因為「美猴王」一角,學會釋放情感,更因為遇見了京劇,走遍世界、成就今日。信步走在占據他整個生命的舞台上,朱陸豪仍慶幸,自己遇見了表演,如今,還有機會復出,展演改變自己一生的《美猴王》。「人一輩子,能活在舞台上、活在觀眾面前,這真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肺腑裡吐出的幾句話,是他咀嚼了半世紀的心情,落在聚光燈下,轉瞬成了永恆。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前一篇文章 醫師李伯璋罹癌摘腎 體悟快樂每一天 下一篇文章 賈永婕 做自己的人生努力組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廣播人馬世芳 行走的音樂字典解構自然語言 李霽為空間種植美感操盤五月天演唱會周佑洋屢創奇蹟揉合草根與精緻 鄒駿昇畫上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