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碳排放量 成為台灣人的共業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2008.06.02
1210觀看次
字級

報載馬總統將在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宣示節能減碳措施,行政院也將在今天彙整、研議政府節能行動綱領,在五日的院會討論通過,由政府帶動推展到民間。

新政府上任後,就施行節能減碳措施,包括總統府在內的各部會,減少使用公務車,並降低空調、紙杯等消耗,雖然近日夏天穿不穿西裝,成為爭議,但由國家領導人、行政首長帶頭做,總是好事,正如馬總統所說「調升油價引發民怨,對環保不一定是壞事」。

的確,油價調漲後,百姓感受到支出高漲的痛,讓行政院長劉兆玄的施政報告以道歉開頭。其實世界油價早已漲翻天,過去政府凍結油價,像是為人民打止痛的嗎啡,雖贏得人民掌聲,但打愈久國庫就愈失血,台灣的體質就愈虛弱。

麻醉藥效退後固然痛,但人民要更關心大我的痛。台灣不產石油又地狹人稠,卻有太多人開車,讓台灣的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十八、亞洲第一,台灣已彷如發炎的肺,吸進太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又呼出太多的二氧化碳,這是台灣人的共業。

若再輕忽這共業,肺炎就會惡化為肺癌。舉世都在抗暖化,連拒簽京都議定書的美國,在年底新總統選出後,都可能加入減碳陣營,屆時若通過對排碳愈多國家的產品,課徵愈多進口稅的「碳稅」,那麼在「冷戰」時堅固的台灣堡壘,就可能在「暖戰」時先被摧毀。

所以,必須徹底調理台灣體質,從上而下減少油氣消費,進而減少碳排放量,出門改為走路、搭公車、火車或捷運。

筆者在小學演講,鼓勵媽媽帶小孩走路上學,以培養小孩獨立並節能減碳,媽媽們卻搖頭,因為學校附近人行道上,不是違停的汽機車就是違章建築,沒有行人的空間,筆者建議發動家長連署,向民意代表爭取,疏通出安全的上學路。

古代交通不發達,古人發揮行善精神造橋鋪路,造福無數後人,現代的台灣只要能花點時間動員,就能為更多人闢出一條節能減碳的路,如果能有更多的人響應,甚至從開闢人行道進而規畫人行道景觀,讓樹影扶疏在路上,花朵開放在路旁,那麼在油價高漲的陣痛後,台灣人便會感受到肺部復甦後的美好,腳步會從匆忙變為悠閒,心性從煩躁變為恬淡,空氣從污染變為新鮮,何樂不為?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