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8】垂柳

文/許貞慧 |2023.08.27
13967觀看次
字級
玄奘大師雕像旁的垂柳。圖/妙功
佛館的垂柳樹影。圖/妙功
佛館樟樹林生態池邊的垂柳。圖/妙功
垂柳──雌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垂柳──雄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投影搖曳的垂柳枝條細長柔美,隨風生姿。 圖/蔡清華
柳葉下垂,從佛館玄奘區望向八塔,在微風吹拂中意念菩薩的慈悲。 圖/蔡清華

文/許貞慧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佛教法會儀軌中,恭請佛菩薩降臨時,主法和尚會先用「楊枝淨水」為壇場灑淨。在菩薩造像,觀世音手持楊柳枝和淨瓶水,寓意以清淨甘露水遍灑三千大千世界,洗除眾生無量劫罪垢、染濁的心,使其清淨。

楊枝即垂柳的枝條,垂柳屬楊柳科柳屬的植物,別名垂楊柳。垂柳是雌雄異株,葇荑花序直立,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蒴果,種子小,有白色絲狀長毛;一般作為行道樹、遮蔭樹與護岸樹,常出現在水岸、湖池邊,故又有「水柳、垂絲柳、倒掛柳」他稱。春到時節,垂柳投影搖曳,枝條向下細長柔美,隨風生姿,別有一番景色。

柳的諧音是「留」,古人折柳枝相送意涵有二,一為「不忍分別而勸留」,二者「留念不敢忘懷」。唐詩以柳寫景、寫情的詩句尤多,如李白的「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杜甫的「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莆為誰綠」;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現代文學家陳之藩的《一星如月‧垂柳》亦是膾炙人口的文章。折柳送別,最早見於《詩經·小雅·採薇》。

在佛教裡,楊枝條還有特別功用,《四分律》卷五十三記載:「嚼楊枝有五事利益:一、口氣不臭;二、別味;三、熱癊消;四、引食;五、眼明。」楊枝可以消災除病。在古印度,若以楊枝送客作為禮物,則是代表誠懇祝福與健康延壽的意涵。

走入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及祇園區、樟樹林生態池邊,能見到垂柳的樹影,微風吹拂,曼妙搖曳,觀賞枝心向上,柳葉下垂,不知您是否也能憶念菩薩精進,證得佛果的殊勝,也垂慈念茲在茲,救拔苦難眾生的心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