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稅收870億元 刷新歷年新高 |2023.08.25 語音朗讀 5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今年1~7月房屋稅收870億元、年增4.6%,刷新歷年新高,其中住家用占八成七最高。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財政部表示,今年1月至7月房屋稅收870億元、年增4.6%,刷新歷年新高;其中,住家用占八成七最高,營業用不及一成,而住家用自住房屋有686.1萬件、占總應稅件數78.6%,非自住為69.3萬件、年增2.8%,同時,今年非自住用房屋69萬戶、年增2.8%,為2020年以來首次正成長。財政部說明,根據《房屋稅條例》規定,房屋稅以房屋現值為稅基,按實際使用方式的稅率課徵,稅率由地方政府於規定範圍內自行訂定,為地方重要稅收來源之一。由於應稅房屋逐年增加,加上部分縣市重評調升稅基及改採差別稅率等影響,今年1至7月稅收870億元、年增4.6%,已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並提前達成預算目標。而從六都來看,以台北市實徵164億元最多,依序為新北市139億元、高雄115億元。財政部表示,今年房屋稅應稅件數873萬件,以住家用占八成七最高,營業用占比不及一成;2023年住家自住或公益出租用(自住用)房屋件數為686.1萬件,占總應稅件數78.6%,住家非自住用房屋件數為69.3萬件,年增2.8%,為2020年以來首次成長,以桃園市增加5266件、高雄市增加3505件較多。圖/記者張睿杰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六都非自住房屋戶數,新北市13萬5,418戶最多、年增2%;台中市10萬5,805戶、年增1.9%;台北市9萬2618戶、年增0.76%;高雄市8萬3,780戶、年增4.4%;桃園市6萬9593戶、年增8.2%;台南市4萬3350戶、年增5.5%。另外,財政部表示,房屋建造材料為評定房屋單價、課稅現值的重要依據,縣市間各構造別標準單價規定雖不盡相同,但皆以鋼骨造、鋼筋造的價值較高。今年6月底全國1,106萬戶房屋稅籍中,鋼筋造占 65.3%最多,主要集中在六都,合計占七成九。若比較2023年與2018年,全國以鋼骨造增加16.7%最多,鋼筋造增 6.8%,顯示耐震、隔音材質漸受重視,成為市場主流;相對而言,木造、土磚造及竹造等老式建材房屋逐漸減少,其中台北市更因房屋改建、都市更新等因素,木造、竹造房屋件數減幅分別達16.8%及11.9%。圖/記者張睿杰 前一篇文章 OL成日久坐頸背疼痛 再生治療免用止痛藥 下一篇文章 維護學生權益 桃園學生專車路線整併出爐 熱門新聞 01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2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3【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2025.10.1004香港佛光緣美術館 唐代宮廷服飾復原展2025.10.1005輝達進駐北士科 可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10.1006施莫會2025.10.10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2025.10.1008【生活快門】全台最老郵筒2025.10.1009【美味食光】交換早餐2025.10.1010【人間小品】 歲月的浪淘沙2025.10.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公園交通專區 寓教於樂高市6大地標 披上粉色燈光友善親子 高鐵寧靜車廂研擬彈性化新壽解約補償 輝達願概括承受碧潭地景裝置展 下周末登場六龜祕湯溫泉季 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