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棒球場從去年七月後,停用迄今。圖/蘇志畬
【本報綜合報導】新竹市政府昨天公布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專家,七月來台檢測新竹市立棒球場工程完整原文的檢測分析報告,摘要內容提及排水、土層等都有缺失,尤其內野土壤成分未達職業標準,甚至未達高中、公園、綜合休閒場館的一般標準等,市府將報告附上翻譯送交新竹地檢署偵辦,並評估擬定合宜的解決方案,目前仍以明年啟用球場為目標。
排水性能不足 受傷風險增加
列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的新竹棒球場斥資十二億元重建,但去年七月開幕戰造成四名職業球員受傷,球場被抓包問題一籮筐,停用迄今;新竹市長高虹安邀請美國職棒大聯盟指定場務單位BrightView總經理Chad Olsen來台檢測,本月十四日收到美方的檢測分析原文報告。
報告談到球場排水問題,指出新竹棒球場表土層材質無法提供足夠的排水性能,該土層難以維持職業棒球所需的高品質草皮,天氣炎熱變得緻密並乾燥時,會非常堅硬,增加球員在場地接觸受傷的風險。專家建議若要排水與土壤問題,要重建表土層及去除清碎石層,其他還有投手丘高度和距離都不正確,投手丘至部分壘包間的坡度百分比等均有問題。
承包球場工程的巨佳營造對專家報告回應,球場一切按契約要求的數據、規格和圖說施作,有相當嚴格的的規範,任何調整都需要變更設計,並非廠商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契約是國產車的內容,不可能要求我們做出進口車等級」。
針對排水問題,巨佳營造強調「排水與滲水不同」,指即便是美國大聯盟球場,遇到大雨也是舖帆布防水,然後靠球場兩側的管溝疏導積水,待大雨過後,吸水車處理完球場表面雨水,殘留在表面之下的雨水才是靠土壤層消化排乾。
從契約到施工 市府批有瑕疵
新竹市府回應,本案從契約、設計到施工皆有瑕疵,廠商施工書圖未經市府核定,實際施工又與設計書圖有所不同;廠商在會議中承認,先動工再變更設計係前市府所要求,惟廠商未能提供前市府要求趕工的會議紀錄,但趕工及施工瑕疵均是事實。
市府指出,之後將盡速召開棒球場工程體檢會,邀請專家學者討論美方報告內容,共同確認後續改善工法、工項與規模,才能夠確定改善經費,目前無法估計改善費用,但仍以明年啟用球場為目標。
另一方面,中華職棒資深場務人員認為,這應是指美國青棒場地的水準,以他們維護球場的經費、人力,國內確實落後一截。大聯盟一支球隊有二十到三十名場務人員,中華職棒單隊場務編制僅二到三人,養護經費差距更大,在進場觀眾沒有大幅成長下,球團不可能將太多成本投入養護。
職棒工會辦公室副主任葉子彧也認為,若以大聯盟標準,台灣也會有其他球場不及格,主要是國內工程驗收在運動場館上不夠成熟,多半是檢驗排水、有無工程廢料等,「但運動員在這邊比賽安不安全?這樣的檢驗方式跟大聯盟還有段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