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盈萱鑽研劇本 演繹角色多層次 文/陳昭妤 |2023.08.22 語音朗讀 65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俗女養成記2》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左),因自然深刻,勾起觀眾共鳴。圖/華視、CATCHPLAY提供儘管入行多年,也拿下許多獎項,謝盈萱仍自認表演路上還有許多可以學習的。圖/沈昱嘉謝盈萱(左)北藝大戲劇系畢業後,在劇場深耕多年,圖為謝盈萱2016年演出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圖/表演工作坊提供謝盈萱(右)感謝王小棣看見她,讓她在電視劇《荼靡》裡有所發揮。 圖/天地合提供戲劇讓謝盈萱學會表達,並與過去和解,圖為謝盈萱(左)與黃秋生在《四樓的天堂》裡劇照。圖/公視提供 文/陳昭妤2018年以《誰先愛上他的》拿下金馬影后,再以《俗女養成記》裡的陳嘉玲,收服全台觀眾。出身劇場的謝盈萱,不曾想過有朝一日會走進螢幕裡,成為某種熟女角色代表。但不論情緒濃重,抑或輕盈靈動,每一顆鏡頭,都是她反覆咀嚼劇本而成。她總想著為角色解出更深的題目,演繹出框架之外的意義,「如果別人解到1層,那我就要解到3層,如果別人解到2層,那我就要做到6層。所以我每完成一齣戲,劇本都是爛的。」她直言自己或許有天分,卻不是天才,「所以我一直非常非常努力。我很珍惜這個天分,但我知道如果不認真去鑽研,天分只能用到一個年紀,就不會存在了。」表演於謝盈萱,不只是工作,還是曾被保守教育壓抑的靈魂,所能寄託的出口。走進戲劇 生命首次感到放鬆出身彰化,父母都是教職,謝盈萱回憶小時候連看個漫畫都會被罵,曾是左撇子的她,更硬是被矯正成用右手寫字。「那年代的大人,不太能忍受小孩跟別人不一樣。」但謝盈萱對自己的奇特一直是有自覺的,「我從小就不是很會說話,反而喜歡一個人坐在教室裡,邊唱歌邊畫畫,在大人眼中可能就是個怪小孩吧。」為了不被孤立,謝盈萱配合著每一個被認為是「正常」的行為,兒時的她沒太多怨言,卻沒想到每一個迎合,都累積在心底,造就某種壓抑。直到某回被高中舞蹈班老師帶去北藝大參觀,戲劇系館裡那有些陰暗、雜亂的氣息,讓一向活在秩序裡的她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其實演員不曾是謝盈萱的夢想,國高中時的她,幻想的是當個警察或白領精英女主管,講到這她忍不住笑出來,「那時根本不知道白領女主管要有什麼條件,或要去做哪個職業,我的畫面就是個穿得很體面的女人,然後有車有房,可以養活自己。」現實生活沒能當上,在《荼靡》中倒算是一償宿願。誤打誤撞當上的演員,或給了她更多空間去體驗想像中的工作樣貌。自踏入北藝大戲劇系館那一刻,謝盈萱的人生某部分就算是被改寫了,儘管她總認為走進戲劇沒有什麼命定的夢幻瞬間,卻承認大學期間是她生命中首次感到放鬆。「很多人會說,作劇場的是不是都一定很浪漫或具有夢想,其實還好。我只能說,我感謝二十歲時遇到戲劇,讓我打開覺醒,知道女生不一定非得是那個樣子,我可以成為另一個自己。」跨入影視 從新手到深刻呈現透過表演拼湊自己,謝盈萱在舞台上一場戲一場戲演著,演完就窩在廁所裡檢討改進,但從成為劇場女神到金馬影后,都非當時的她所能想像。憶起自己剛從劇場跨入影像,她笑說非常不習慣,「在劇場,你要演到最後一個人都看得到你,不是誇張,而是要用你的能量告訴他:『我在跟你說故事』。」以至於首次站在攝影機前,謝盈萱卻像對著戲劇院的上百觀眾演出,把所有能量投射給小小空間裡的每一個人。影像不如劇場可以每場戲逐步修正,拍下來就記錄在那,「但好玩也就是你慢慢會看到自己的成長。」她笑說早年劇場演員或許因價碼較便宜,加上有基本表演功力,所以偶爾會被影像作品找去合作。謝盈萱在小螢幕第一個稱得上有角色線條的,就是《麻醉風暴》,「但當時其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剪接師救了我非常多。」把握當下付出努力 感謝助緣 再到《花甲男孩轉大人》,她已能精準詮釋外豪爽內纖細的檳榔西施,之後的《四樓的天堂》,她再完成了自己心中「走在鋼索上卻很有安全感」的演出。一步步地,從劇場到小螢幕,再到大銀幕,成了能夠適應各種框架的演員。但這一路,她仍認為自己幸運成分居多。「遇到願意信任自己的人很重要,像《誰先愛上他的》,很多人可以來演,也都可以有不同的詮釋,但譽庭姐卻願意用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遇到這麼勇敢的導演。」《荼靡》的王小棣、「花甲」的瞿友寧等,對謝盈萱來說都是類似的存在,「可能總有人會覺得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所以可以走到今天 。但我沒有,我只是在每個過程中非常執著,跟做好那個時刻裡我覺得好玩的事情,其他時候都是這些人幫了我。」演戲學會表達 與內在傷口和解走過壓抑苦澀的青春期,謝盈萱不諱言自己內心有著某些傷口,以往自己不懂得釋放,但戲劇讓她學會表達,甚至能和父母說出「你們以前不該那樣教育我。」她坦言和家人的關係就像她每齣戲裡的狀態:彼此關心,卻無法直白地表達愛意。「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吧?」她透露早年剛出社會時,最受不了被媽媽問「有沒有錢?」每回只要有媒體報導自己戶頭只剩幾百塊,就馬上會接到母親落落長的「關心」訊息。「但後來想想,這跟他們那年代的教育有關,畢竟在那個時代,光是吃飽穿暖就有問題,他沒辦法去考慮別的事情。也因為這樣,當你跟他們報告什麼事情,通常只會收到恐慌跟焦慮的回應,到最後就不太想講了。」但隨著「俗女」等劇演出的親情戲,謝盈萱說,自己這陣子也開始調整和家人的互動方式,「會學著去了解他們每個情緒背後的原因。」私下的謝盈萱其實不如「俗女」中那般瘋狂外放,「我基本上算是內向,只有對熟的朋友比較會有那一面,但就算是跟朋友社交,我也還是會累,我很需要跟自己相處的空間。」年輕時,她沉浸在表演帶來的放鬆和快樂,「常常在舞台上我才覺得自己是鬆弛的,但這幾年發現這樣太不健康了,還是要學會拆開工作跟生活。」於是她嘗試健身,也持續探索一直以來很有興趣的靈性題材。不必非是主角 配角也能發揮 只是,能讓她跳脫工作的時刻並不多,聊起表演和欣賞的演員,她的眼底又再次燒起熊熊烈火:憶起多年前,遠遠地在坎城影展紅毯邊看見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 ,心情有多激動;又如透過銀幕,被演什麼像什麼的奧斯卡影后奧莉薇雅柯爾曼震懾,甚至是在《四樓的天堂》裡激發出她99.9%潛力的黃秋生,「我想遇見一個又一個,像他們這樣厲害的演員,不只是聊天,而是一起演戲。」不必非得是主角,謝盈萱亦嚮往將配角演得深刻,於此也明白了,表演終將是她一生的歸屬,人生不必太多啟示,本能自會帶著你前行。就如每一顆鏡頭之於謝盈萱,將她吸入黑暗之中,卻也因為能挖掘出自己沒想過的各種面貌,而為她所耽溺。採訪尾聲,她放鬆地笑開來,輕輕地靠上椅背,就像每一次表演過後,她知道自己終能繼續走下去的。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前一篇文章 換心醫生陳炯年 視病如親心存感恩 下一篇文章 罕病醫師賴貞吟 自身經驗鼓勵病人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廣播人馬世芳 行走的音樂字典解構自然語言 李霽為空間種植美感操盤五月天演唱會周佑洋屢創奇蹟揉合草根與精緻 鄒駿昇畫上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