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花間集】柳蘭 珍饈野菜

文/幼藍 |2023.08.20
15241觀看次
字級
柳蘭成熟的雄花。圖/幼藍
柳蘭開花的順序由下到上。圖/幼藍
柳蘭花凋謝後變成白絨毛種子。圖/幼藍
柳蘭的白絨毛種子可填充枕頭、棉被或當紡紗線、蠟燭芯。圖/幼藍
恣意大啖柳蘭的鹿。圖/幼藍
柳蘭葉片中肋白色分明。圖/幼藍
柳蘭最剛開始的雄花模樣。圖/幼藍
已變成雌性的柳蘭花。圖/幼藍

文/幼藍

十年前的夏天,與夫婿搭船旅遊挪威北極圈內的大小城鄉,常常於永晝的原野瞥見一片片迷人的紫色花海,相當賞心悅目。我們詢問湊巧路過的居民,此花名為何,未料她以「雜草」簡短回覆,令我們啼笑皆非。儘管是野花野草,總有名稱。返回奧斯陸後,我方察覺這花亦充斥於鐵軌邊、步道旁、戶外空地;由於奧斯陸天氣較為溫暖,導致此花的數量不夠壯觀,未能像北極圈內那般引人注目。再過一陣子,才查出它的挪威名為geitrams,中文稱它為柳蘭。

身為柳葉菜科(Onagraceae)柳蘭屬(Chamaenerion、Chamerion)或柳葉菜屬(Epilobium)的柳蘭,擁有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Chamerion angustifolium、Epilobium angustifolium不同的3種學名,原因在於有些分類學家特別將柳蘭獨立出來,另外成為柳蘭屬,而不歸列於柳葉菜屬之下。柳蘭植株可高達2.5公尺,批針形的綠葉狹長,葉片中肋白色分明,紫紅花冠由4片花瓣組合,花的直徑2公分至3公分。柳蘭是一種順序性雌雄同體的草本植物,花一開始都是雄性,先從最底層綻放後,漸漸變成雌性,而上面尚未開的花仍為雄性,產生階段性的雌雄同體現象。柳蘭花變性的過程,彷彿川劇的變臉表演,展現大自然植物界的神奇。

柳蘭在挪威野菜協會成員心目中可是美味的野菜。5月初春時節,會員們便紛紛出外尋覓剛萌芽的柳蘭,由於味道類似蘆筍,並且富含維他命C,頗受青睞。然而,剛出土的柳蘭尚無花苞,容易與毛黃連花及其他3種植物混淆,幸好皆無毒性,若誤採食用並無大礙。柳蘭的莖和根在中古世紀被用來磨粉製作麵餅,柳蘭葉晒乾後當藥草,治療關節、腰背酸痛。現代人則將柳蘭葉當作香草植物料理,抑或當成茶葉沖泡;紫紅小花可與檸檬、糖加水煮成柳蘭花紅汁,或晒乾花朵成花草茶飲用。花謝結出的白絨毛種子,於中古時代是填充枕頭、棉被的來源,亦能當紡紗線、蠟燭芯,整棵植株皆可利用。

一日午後,與鄰居相約探索夏日戶外的百花野草。返家途中,我臨時起意繞至一處空地,想觀察某一植物的生長狀況;不意撞見一頭鹿正蹲坐在前方草堆,大啖柳蘭。鹿發現我們,不慌不忙地略微挪動軀幹,藏身於柳蘭叢間繼續用餐。連鹿都視為珍饈的柳蘭,並非只是雜草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