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親屬捐腎門檻高 4年成效掛蛋

 |2023.08.20
49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疫情後器捐人數下滑,等待移植人數快速攀升,衛福部4年前,為拓展等候人數最多的「腎臟」來源,開放腎臟可採非親屬捐贈,2個都在等待腎臟移植的家庭,可透過媒合「1腎換1腎」,至今有6組登記,但媒合率掛零。專家批評,大愛捐贈(屍體捐贈)的來源都不足,更何況非親屬捐贈條件更加嚴苛,掛蛋是可預期結果。

國人器官捐贈意願受到疫情衝擊嚴重下滑,2019年器捐人數有375人,2020年來到歷史新高402人,隨後碰上本土疫情,器捐人數不斷下滑,今年到7月底為止有233人捐出器官。等待器官移植的人龍也因此攀升,衛福部統計,從2019年等待人數為9985人,今年等待人數則達1萬1091人。

腎臟一直是器官等候的最大宗,目前有8488人正在等待腎臟。4年前,衛福部開放腎臟的非親屬器官捐贈,為避免出現買賣的疑慮,規定需與其他等待換腎家庭配對,等於是「1腎換1腎」,只是上路至今,無任何成功配對的案例。

器捐病主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說,制度上路至今有6組患者登錄配對,礙於「血型」最終沒有配對成功,且登錄配對若沒有每半年更新,檢驗資料將失效,須重新登錄,以致現在無任何等候名單。

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李伯璋說,大愛捐贈是器官移植最大宗來源,但一直卡在「死要全屍」的思維,成為難推動的原因之一。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指出,非親屬間的腎臟捐贈上路雖然尚無成功案例,但只能加強宣導,例如透過兒童繪本傳遞遺愛分享觀念等,期待社會漸漸觀念改變,強行推動只會帶來更多倫理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